多哈

阿富汗战争20年前,美军对塔利班的降维打

发布时间:2021/8/16 16:51:13   点击数:

驻阿美军

不知不觉,阿富汗战争爆发,距今已过去整整20年。

曾经,这场战争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时事热点,现在,它已被归为历史云烟,然而,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很多事情,并未尘埃落定。

01

故事要从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讲起。

年平安夜,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迅速占领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由于阿富汗政府军全程打酱油(入侵前就被苏军搞废了),所以抵抗苏军的重任,就落在了其他武装势力的肩上。

阿富汗战中的苏军运输机

苏联入侵前,阿富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却没有统一的政权。由于交通不便,民族状况复杂,阿富汗地方割据势力很强大,农村地区被极度分散的部落所控制,中央政府只掌握约30%的地方。

阿富汗有30多个民族,第一大民族是普什图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不具备成为主体民族的体量。

同时,阿富汗各民族都由若干部落组成,部落下面分部族,部族下面分家族,家族下面又分群体。

这导致阿富汗人有轻国家而重部族的传统,看起来像一盘散得不能再散的沙子。

然而,这只是表象。

阿富汗抵抗力量

阿富汗90%以上的人是伊斯兰教徒,宗教的号召比国家命令管用得多——当国家遭受强敌入侵时,伊斯兰教能帮他们迅速形成统一战线。

为抵抗苏军入侵,阿富汗各民族、各部落纷纷揭竿而起,形成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抵抗组织,和苏军打游击。

这些抵抗组织,得到了美国、沙特、巴基斯坦和其他国家的支持,能长期作战,苏联被耗得精疲力尽,被迫于年撤军。

苏军撤退后,阿富汗并没有迎来和平。

抵抗组织将矛头对准了苏联扶持的纳吉布拉傀儡政权,阿富汗陷入内战。

年4月,失去苏联(已解体)支持的纳吉布拉政权,在抵抗组织的围攻下,彻底垮台。

阿富汗前领袖纳吉布拉

失去主要敌人之后,原先并肩作战的各个抵抗组织很快分裂,为争夺中央权力和地盘,大打出手。

阿富汗开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模式。

自己人打自己人往往更狠。比起抗苏战争,阿富汗的内战规模更大、更激烈,伤亡也更惨重,首都喀布尔几乎被夷为平地,民众苦不堪言。

天下板荡,人心思定。这个时候,必然会出现一匹黑马,扫平群魔,重振河山。

阿富汗出现的这匹黑马,就是大名鼎鼎的塔利班。

塔利班,在普什图族语中,是“宗教学生”的意思,也被称为“学生军”。其创始人和领袖,是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

奥马尔是一名宗教学者,曾参加抗苏战争,在战争中多次负伤并失去了右眼。

奥马尔

年8月,奥马尔从阿富汗坎大哈(阿富汗第二大城市)难民营中的伊斯兰教学校,征召多人,创建了塔利班。

塔利班初创时藉藉无名,但发展极快。

年4月,塔利班已拥有近3万武装、10多架战机以及多辆坦克,旋风般地席卷下了阿富汗1/3的领土。

年9月,塔利班攻占首都喀布尔,随后控制了全国90%以上的领土,建立了全国性政权。

被塔利班击败的其他势力,撤到了阿富汗北边,组成北方联盟,共同对付塔利班。

双方控制的地盘

这有点类似中国北伐战争时期的剧情——崛起于两广地区的国民革命军,仅用了2年时间,就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北洋势力退守关外,企图继续顽抗。

02

塔利班的迅速崛起并非偶然。这一点,从他们打出的旗号就可以看出来。

起事之初,塔利班打出的旗号是“铲除军阀,恢复和平,重建国建”。相比其他军阀一心争权夺利而言,塔利班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无疑是一股清流,瞬间收获了人心。

铲除军阀是手段,重建国家是目的。重建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塔利班打出了第二个旗号“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权”。

塔利班武装人员

从70年代开始,阿富汗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他们搞过君主制下的资本主义,也在苏联的“关怀下”,搞过社会主义,结果都失败了,民众对命途多舛的现代化感到失望、茫然。

这时候,塔利班提出“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权”,迎合了民众的心理——前面的路都走不通,只有伊斯兰才是历史的选择,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

塔利班所说的“真正的伊斯兰政权”,其实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他们要用“沙里亚法”,打一场“社会净化运动”,清除一切不“伊斯兰”的事物。

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都清除了,社会也就安定了——民众不是最需要安定么?

净化或改造社会,不是一般政权能做到的。

塔利班权力高度集中,组织机构严密,宗教色彩浓厚,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强。这样的组织,不仅能碾压竞争对手,而且能完全掌控国家和社会,从而净化和改造社会。

最后,是外部支持。

塔利班的崛起,离不开巴基斯坦、美国、沙特支持。

巴基斯坦为了获取抗衡印度的战略纵深,建立阿富汗亲巴政权,维护在中亚的利益,大力支持塔利班。

巴基斯坦退役军人帮助塔利班策划和指挥作战,操纵现代化武器,大量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学生的加入,为塔利班输送了新鲜血液。塔利班的大部分军火和武器,也都是通过巴基斯坦运来的。

阿富汗地理位置

美国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国际贩毒,维护石油利益(在阿富汗修过境石油管道)也支持塔利班。

军阀混战下的阿富汗,成了恐怖主义和毒品泛滥的温床,不少军阀都在培训和支持恐怖分子,并在自己的地盘种植罂粟,生产和贩卖毒品。

塔利班铲除军阀,严厉禁毒,符合美国人的口味。美国认为,塔利班是对付阿富汗这把生锈的铁锁的一把金钥匙。

沙特从宗教情谊和石油利益出发,也支持塔利班。

总之,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阿富汗进入了塔利班时代。

塔利班武装人员

03

拿下全国政权后,塔利班逐渐露出了真面目。

塔利班能打天下,能净化社会,但不会发展经济搞建设。塔利班的领导层和骨干以教士和宗教学生为主,这些人搞斗争可以,搞建设有点抓瞎,这导致塔利班的各级政权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门性人才。

塔利班在其控制区内,全面推行伊斯兰法,实行极端、苛刻的宗教统治。

它严禁一切体育、娱乐活动;男人必须蓄须,女人必须蒙面,禁止女人上学和外出工作;杀人犯一律当众枪决或绞死,盗窃者一律砍掉手或脚,强奸、通奸者一律乱石砸死···

60年代的阿富汗

更严重的是,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之一的塔利班政权,走上了向外输出革命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道路,并且为国际恐怖主义提供庇护。

塔利班的革命输出对象,主要是中亚五国(5个斯坦)和克什米尔的穆斯林武装,支持和庇护恐怖主义,是指庇护本·拉登和基地组织,支持俄罗斯车臣恐怖分子。

所以,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支持北方联盟,反对塔利班,美国对塔利班的态度,逐渐从支持转变为敌视。

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关系,值得好好说说。

年轻时的本·拉登

本·拉登出生于沙特富豪家庭,年轻时曾奔赴阿富汗战场,抵抗苏军,期间他带着一帮人,建立了“基地”组织。“基地”组织的最初目的,是训练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圣战者,以对付苏军。

苏阿战争结束后,本·拉登回到了沙特。

不久,海湾战争爆发,沙特和美国搞在一起,攻打伊拉克,这让本·拉登十分不爽。他仇视美国掠夺阿拉伯的石油资源、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也反对沙特依附美国。

本·拉登本想用自己的方式“改造”沙特,但这犯了沙特政府的大忌,他被迫离开沙特,逃到苏丹并重建了“基地”组织。

年,本·拉登在阿富汗一个山洞内接受采访

此后,本·拉登开始利用其庞大的财富和广泛人脉,召集并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对美国和其他目标展开恐怖袭击。

年驻索马里美军也门旅馆爆炸案,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以及谋杀约旦王储阿卜杜勒未遂案,都是他们的杰作。

美国逼苏丹政府交出拉登,本·拉登不甘示弱,于年宣布向美国发动圣战。

美国加大了对苏丹的制裁,苏丹逐渐顶不住了,要求本·拉登离开。

年,本·拉登来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再次开张。

塔利班为什么要接纳本·拉登?原因很多。

年,本·拉登在阿富汗接受采访,旁边是他的亲密战友扎瓦赫里

二者理念或者说意识形态比较相近,都主张建立纯正的伊斯兰世界。

正是因为如此,年10月本·拉登和奥马尔会晤时,默契非常,一面成知己。

本·拉登盛赞塔利班对伊斯兰的贡献和成就,承诺从道义和物资上,给予塔利班无条件的支持。

事后,本·拉登确实履行了承诺,他向塔利班提供了大量资金,并号召狂热分子到阿富汗去战斗,支持塔利班。本·拉登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奥马尔。

作为回报,奥马尔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邀请本·拉登移居阿富汗,支持他重建“基地”组织。本·拉登在阿富汗被视为“尊贵的客人”。

本·拉登

04

自年向美国宣战后,本·拉登几乎每年都会策划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如:年利雅得美军军营爆炸案,年宰赫兰美空军住所爆炸案,年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年东非美国大使馆爆炸案,0年也门美国“科尔”号军舰爆炸案。

美国将本·拉登视为“美国头号公敌”,并多次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阿富汗境内的恐怖分子训练营。美国还向沙特和巴基斯坦施压,要求后者停止支持塔利班政权。

为了逼塔利班交出本·拉登,年美国宣布对塔利班实施全面经济、贸易制裁,联合国也宣布对塔利班实施经济制裁,要求所有国家冻结塔利班在其境内的资产,禁止塔利班运营国际航线的航班。

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造成人遇难,超过人受伤

美国和联合国的制裁,让阿富汗经济雪上加霜,这更刺激了塔利班的反美情绪,塔利班也越来越走向极端化。

奥马尔表示,宁死也不屈服于美国驱逐拉登的要求,因为被誉为“抗苏英雄”的拉登已成为伊斯兰自由战士的象征,根据教义,塔利班有责任保护每一个穆斯林。更何况,美国并没有证据证明拉登参与了恐怖活动。

在制裁与反制裁的较量中,时间进入1年9月,震惊全球的9.11事件爆发。

这一次,美国再也无法容忍本·拉登和塔利班了。

9·11事件

1年9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演讲,表示要采用一切手段打击全球恐怖主义。要求塔利班交出拉登和其他恐怖组织头目,释放外国人质,保护外国在阿人员,关闭恐怖训练营,允许美国进入阿富汗检查恐怖训练营的清除工作。

塔利班拒绝与美国对话,并指出与非穆斯林领袖对话是对他们的侮辱。

美国也不废话了,决定让导弹去和他们辩论。

美国军方制定了代号为“无限正义”的军事行动计划(后改为“持久正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调兵遣将,加紧在阿富汗四周部署陆海空作战部队。

同时,美国动用了政治、经济、外交、法律、情报等各方面的力量,并获得了北约和联合国安理会的一致支持(没有反对和弃权的)。

布什听到9·11事件的消息时惊呆了

10月2日,布什向塔利班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塔利班再不交出本·拉登,美国将对塔利班政权进行军事打击。

塔利班再次拒绝,称美国此举是在向伊斯兰世界宣战,本·拉登发出警告称:美国进攻阿富汗会重蹈苏联覆辙,并像苏联一样崩溃。

美国:多谢提醒,动手!

10月7日,美国启动了“持久自由”行动,阿富汗战争打响。

战前,美国集结了5艘航母,架飞机,15万军队,英国出动1艘航母,23艘军舰,以及名士兵。

参加“持久自由”行动的美军a10战机

塔利班的海空实力可以忽律不计,据《简氏防务周刊》估计,塔利班约有4.5万名步兵,~名巴基斯坦外籍士兵,名阿拉伯外籍士兵,装备陈旧的苏式坦克和火炮,其所能凭借的,无非阿富汗复杂的地形,以及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

美军吸取了苏军的教训,压根就没打算和塔利班打地面战争。

其作战模式延续了海湾战争的风格,以巡航导弹做开路先锋,以空中力量为主力,陆海空电磁一体化作战。

英军巡航导弹

05

美国与塔利班的战争,是典型的非对称战争,即双方实力相差过大。

这个差距有多大呢?我们以红警2游戏为例做个类比。

美国无限金钱,发育成型,地图全开,战场上的动态尽收眼底,入侵者战机、航空母舰、光棱坦克、幻影坦克、超时空转化、闪电风暴等高科技武器应有尽有。

塔利班造了很多苏军兵营,只能生产手持AK的动员兵,抗苏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少量“毒刺”防空导弹,可以视为塔利班的防空步兵。

这完全是降维打击,想怎么虐怎么虐。

红警2动员兵冲锋现实中,也差不多。开局,发射一波巡航导弹,摧毁塔利班机场、防空基地、重要政府部门、通讯和指挥中心、恐怖分子训练营。接着,飞机空袭。阿富汗是纯内陆国家,周围2公里内没有美国空军基地。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空军基地距阿富汗太远,航程接近于战斗机作战的极限。因此,美军空袭伊拉克主要采用航母舰载机和远程轰战机。航母停泊在北阿拉伯海,舰载机飞越巴基斯坦攻击阿富汗,需要2-3次空中加油,B-1、B-52轰炸机以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为基地(距离阿富汗公里以上),实施远程轰炸。迪戈加西亚基地美国还从本土起飞B-2轰战机,跨越半个地球来轰炸阿富汗,检验全球打击能力。此外,美军还出动了“捕食者”无人机,在阿富汗上空盘旋,搜集并反馈情报,对塔利班实施精确打击和斩首行动。在这种作战模式下,塔利班连美军的面都见不到,却无时不刻遭受美军的实时精确轰炸,无处遁形。轰炸持续一个月后,塔利班武装基本废了,这时,地面部队出动,准备清场。不过,清场的主力不是美军,而是北方联盟。美国与北方联盟达成了协议,美军提供空中支援,北方联盟出兵收割塔利班地盘。年车臣战争北方联盟的背后站着俄罗斯,塔利班支持车臣武装分子,俄罗斯自然支持美国打击塔利班,9月24日,普京发表了5点声明,主要内容是俄罗斯将为美军提供地空通道、情报、搜救等支持,援助北方联盟打击塔利班。不过,美俄双方的合作有保留,都担心对方控制阿富汗,从而威胁自己的利益。中亚5个斯坦饱受塔利班威胁,也支持美国打击塔利班,一些国家向美国开放了军事基地,允许美军进驻。巴基斯坦是支持塔利班的,但在美国的压力下,它最终为美国的军事行动开放了领空。迫于民意,巴基斯坦没有参加打击塔利班的军事行动,也不允许美军利用巴基斯坦领土打击塔利班。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与布什11月9日,马扎里沙里夫一战,塔利班遭受美军地毯式轰炸,瞬间被打垮。北方联盟攻占了这座北方重镇,并乘胜拿下了北方5省,塔利班的统治从北方开始逐渐瓦解。11月12日,塔利班放弃首都喀布尔,又主动从多个省撤军,其控制的地盘迅速收缩至4-5个省(阿富汗有30个省)。12月7日,坎大哈的塔利班士兵投降——坎大哈是塔利班实际上的首都和老巢。至此,统治阿富汗5年的塔利班政权基本瓦解。奥马尔及其塔利班残余势力,逃亡到阿富汗东南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山区,负隅顽抗。卡尔扎伊在联合国的牵头下,包括北方联盟等4个派别的32名代表,在德国波恩开会,决定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由卡尔扎伊出任临时政府主席。阿富汗进入了卡尔扎伊时代(2-)。06最后简单说说阿富汗战争的后续。塔利班残余退守东南部山区后,彻底沦为恐怖分子,经常出山纵火、绑架、枪杀爆炸,攻击平民和阿富汗政府军,伏击驻阿美军和北约士兵。喀布尔汽车炸弹袭击美军在阿富汗的伤亡,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塔利班武装的反扑,如自杀式爆炸袭击。塔利班的经济来源,以鸦片、抢劫和亲塔利班势力的捐赠为主,每年获利不菲,这也是他们能长期坚持下去并大力反扑的重要原因。塔利班控制区域随着年奥马尔死去和年本·拉登被击毙,年12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阿富汗战争正式结束,十几万美军撤离阿富汗,驻阿美军人数削减至1万人。年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多哈签署和平协议,如果塔利班遵守和平协议(塔利班则承诺不再让阿富汗成为恐怖分子的庇护所),美国及北约部队将在14个月内从阿富汗撤出所有军队。多哈和平协议时至今日,14个月就快到了,阿富汗未来会怎样,拭目以待吧。《塔利班的兴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阿富汗内战与塔利班崛起》《塔利班的崛起背景及其面临的挑战》《美国空中力量在阿富汗战争中使用的新战术》《从阿富汗战争特点看美国军事高技术和作战理论新动向》凤鸣楚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qh/223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