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风向美军走了,但塔利班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1/11/22 15:00:57   点击数:
白癜风的危害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wh/
文/凤凰网《风向》特约作者,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国际政治观察分析者胡毓堃

▎当地时间年8月31日,阿富汗喀布尔,美军撤离后,塔利班全面接管喀布尔机场。图源:ICPhoto

核心提示:1.美国宣布撤军决定后,拜登声称“我们的任务是反恐,如今任务已然完成”。然而,8月26日遭喀布尔国际机场的两起自杀式炸弹袭击迅速“打脸”,恐怖主义与极端组织活动在拜登留下的“真空地带”里迅速反弹。

2.年成立的极端组织“呼罗珊省”正令各方势力担忧,其致力于在阿富汗及中亚和南亚地区贯彻“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及目标,并认为塔利班的做法是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背叛。

3.美国在撤军和反恐的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实际投入只换来了无法自立的阿政府和“割肉”陷阱。饱受争议的撤军决策与行动也重创了拜登的民意支持度,对来年中期选举的影响已不能避免。

4.塔利班在政治谈判和施政实践中转向温和及软化,但此举遭到内部极端势力和外部恐怖势力的反噬。且阿富汗是世界最依赖国际援助的国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先后暂停对其提供援助款项,此举加剧了社会动荡,阿富汗的前景更为迷茫。

“打脸”来得比想象的快!比塔利班更令人担忧的竟然是它?

“我们降低‘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威胁、击毙本·拉登这一任务成功了......”阿富汗塔利班占领喀布尔的第二天(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电视讲话时,如此解释他不后悔从阿富汗撤军的决定:我们的任务是反恐,如今任务已然完成。

且不说拜登这番表态与年4月时任总统乔治·W·布什(小布什)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讲话的内容明显冲突,即便只从反恐角度来说,自喀布尔易主以来,各路国际媒体也并不乐观,多次表示喀布尔“大撤退”的最后阶段可能遭遇恐怖袭击。

果不其然,8月26日发生在喀布尔国际机场的两起自杀式炸弹袭击,可谓对拜登这番“反恐任务完成”言论的打脸,而且来得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快:这一次“基地”组织的确没出来制造威胁,但倒下了一个本·拉登,另一个极端组织正在令美国与阿富汗各方势力头疼、担忧。

▎袭击发生时,喀布尔国际机场冒出浓烟。图源:AkhterGulfam/EPA

这个组织,便是宣称对此次喀布尔机场恐袭事件负责的极端组织“呼罗珊省”。该组织是全世界熟知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分支机构,宣称此次袭击的目标是“与美军共事的翻译和通敌分子”。

喀布尔机场的爆炸声,不仅给阿富汗民众和美军带来了严重伤亡,更标志着一度遭到击溃的“伊斯兰国”的回归。面对后驻军时代可能因缺乏稳定政府而造成的“权力真空”,极端组织和恐怖主义“死灰复燃”,成为了比“塔利班是否极端(温和)”更严峻的现实问题。

这个“比极端更极端”的恐怖组织,凭什么敢挖塔利班的墙角?

“呼罗珊省”于年1月由“伊斯兰国”正式宣布成立。该名称源自历史上同名的地名,在波斯语中是“日出之地”或“东方行省”的意思。历史上的大呼罗珊与后来的现代伊朗呼罗珊省不同,包括如今的伊朗东北部地区、中亚地区南部和阿富汗部分地区,甚至可向东延伸至帕米尔高原(与中国新疆毗邻)。

想想“伊斯兰国”所宣称的“领土”范围,以及当年大呼罗珊的控制地区,可见极端组织“呼罗珊省”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在阿富汗及中亚和南亚地区贯彻“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及目标。

目前,“呼罗珊省”扎根于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紧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毒品走私与人口贩卖的通道,也为该组织在两国招募极端“圣战分子”提供了便利。

对于塔利班的评价,国内外舆论或许尚存争议,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及作为其分支的“呼罗珊省”定性,国际社会早已形成主流共识。事实上,正是由于和阿富汗塔利班及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的不同,才促成了“呼罗珊省”的产生。

无论是阿富汗塔利班,还是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其终极目标都是推翻本国的世俗政权或“温和政权”,从而在自己的国土上建构贯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实施保守伊斯兰教法的统治结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二者会采取包括武装斗争、袭击等多种手段,也会因相似的意识形态而对外国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报以同情或支持态度。

但二者都不是所谓的“泛伊斯兰主义”者,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dl/230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