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地理 >> 飙涨14万亿A股ldquo两会行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即将到来,市场也同样进入了“两会行情”,今天A股单日市值飙升1.4万亿。
春节后A股牛年开局不利,“两会行情”或成新的契机。金融界《慧眼》梳理了历年两会行情和各大机构研究报告,两会前和两会后涨多跌少,两会期间则较为平稳。历史数据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
近20年两会前上涨概率85%
过去20年“两会行情”如何演绎?以上证综指为例,金融界《慧眼》梳理了两会前后及期间的表现情况。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两会前一个月,市场基本录得正收益。近20年来,除了、、年以外,上证综指在两会前的一个月内均为上涨,上涨概率高达85%,尤其是年涨幅超过14%。
机构分析称,这一方面源于两会带来的政策预期升温,另一方面也源于历年两会召开前夕市场往往正处于流动性相对宽松和风险偏好较高的春季攻势阶段。
到了两会期间,可以看出市场以稳为主,大盘窄幅震荡居多,上涨概率60%。除、年个别年份外,上证综指震幅往往维持在2%以下。
而在两会之后,市场上行概率变大。近20年来,有14个年份是上涨态势,上涨概率70%,且其中有3个年份涨幅较大,均涨超18%,最大涨幅为年的24.37%。
从上述汇总的数据表格可以发现,两会前后的市场往往处于做多的窗口期。
对于今年而言,春节前A股大幅上涨,节后又迅速回调。对于回调原因,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戴康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微观结构的恶化。那么“两会行情”是否会如期而至?
目前两会时间已确定在3月5日开始。截止今天收盘,两会前一个月的涨幅约为1.5%,尤其是本周一,市场情绪明显有回升迹象。
另外从历史经验来看,春季行情主要分为两段:“跨年行情”(主要为跨元旦到春节前)、“春季躁动”(主要为春节后—两会前)。
有券商分析,根据A股历史惯例,短期(两会前两周及会后两周内)两会期间左侧行情通常好于右侧,叠加今年春季行情相对较好,指数仍有继续上行空间。
两会可能释放哪些信号?
今年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会”将开启疫情后期建设的新阶段。金融界《慧眼》梳理了各家机构的两会报告,来看看可能释放哪些信号?
1、经济增速或淡化
可以看出,近年全国“两会”设定的经济增速目标大多略低于地方增速目标均值,而实际增速会大于设定的目标值。
值得注意的是,从地方“两会”来看,今年31个省市设定的增速目标呈现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更多采用的是某一值左右,而今年更多采用的是某一值以上。
根据已公布的31个省市年GDP增长目标数据看,多数省份设定为“6%以上”,6%设为今年增速目标的底线,可以说并不是很高。
有分析称,一是为了应对疫情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二是有利于引导各地把提高质量效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年受突发疫情影响,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没有提出增长目标。
多家机构分析,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淡化经济增速。中信建投指出,由于年的低基数影响,年最终可能实现的经济增速预测区间较大,全国经济增长量化目标难以合理确立。
中泰证券表示,一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提升质量效益更重要;二是今年GDP大概率实现较高增速,目标软约束意义不大。相比于GDP增速目标,保障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可能更加重要。
同样,中信证券认为,年全国两会大概率不设置具体GDP增速目标,以“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总体目标的表述。不排除在“十四五”展望内容隐性给出经济增速软目标的可能性。
在“十四五”时期淡化经济增速,注重发展质量的政策导向下,西南证券给出了GDP增速预测目标,预计今年全国“两会”对于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可能不及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数据上或较为保守,可能会以不低于6%-6.5%的底线目标方式呈现,同时通过就业、居民消费(量/价)、投资、进出口、能耗等分项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2、财政政策或积极定调
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断加大。
赤字规模不断上升,赤字率随经济形势和宏观目标在3%左右波动,由于疫情因素,年预期赤字率在3.6%以上。另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断加大,年较年增加1.6万亿,逐步承担更多逆周期调节功能。
年财政政策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主要包括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
中信证券表示,尽管年财政收入大概率向好,但考虑到财政支出需求可能更多以及完善减税降费的政策大方向,可能依然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
中性预期之下,年的赤字率或将下调至3.0%-3.3%,新增专项债额度则可能按照3.5-3.7万亿安排。
对此,西南证券也作出了同样的预判,认为今年预算赤字率较年将有所回落,或降至3.2%左右。而在全年新增专项债规模上比中信证券预期更低,预计将调低至3万亿左右。
另外,对于前面提到的科技创新,预计将成为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在对“十四五”时期目标做出规划时,会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提升到了五年规划战略的首位。“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新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内容,全方位加强科技创新,并从多方面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个经济体中创新指数排名第14名。
3、货币政策或继续稳健
机构普遍认为,今年“两会”对于货币政策的定调仍将会保持稳健中性的主趋向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
西南证券提出,物价稳定、绿色金融、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大概率会在货币政策的表述中被重点提及。
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核心的政策目标,预计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目标会定在3%左右,后续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扩内需措施的起效,国内消费需求会逐渐加快恢复,核心CPI将触底回升,全年物价水平将呈现先升后稳的温和上涨态势。
而内需最大的构成是消费,其中包括居民消费和公共消费。对居民消费而言,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的链条较为清晰。
中信证券表示,今年疫情对就业、居民收入的冲击仍然没有完全消退,社会消费的修复动能较为缓慢。展望明年,此链条将明显增强,顺周期力量将支持经济修复。长期来看,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等收入端结构性调整会更为常见。
此外,公共支出从投资更多地转向消费方面,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投资集中在老旧小区改造、新基建等,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今年“两会”上,绿色金融或将成为重点议题之一,围绕“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个方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一,在地方“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高频词。
根据生态环境部预测,到年全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
西南证券表示,在数十万亿的市场前景下,企业加码布局传统耗能产业改造、清洁能源开发是必然之势,新一轮投资热潮将围绕农业绿色发展、服务业绿色转型、绿色产品消费等展开。
从行业来看,中信建投表示,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下,发电行业是重点变革行业,未来光伏、风能、核能在我国能源比重将会有重大提升。
催生哪些投资新机会?
从经济、政策等多因素考虑,多家机构同时提出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dl/2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