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习俗 >>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二十下连载
接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二十上(连载)
五、健全保障有力的现代应急物流体系
构建保障有力的现代应急物流体系,更好应对突发事件,为经济社会运行提供更具韧性的物流支撑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应急物流网络不健全,应对转运组织能力不足、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对此要在充分利用社会存量物流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设施、加强能力、优化组织、健全机制等,推动构建现代应急物流体系。
(一)完善应急物流设施在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时,充分发挥物流枢纽设施要素聚集优势,将应急物流功能融入建设要求中,加快推动专业化的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运输转运等设施建设,形成专业储备、市场储备、运输资源、场站资源高度聚集的空间格局,更好利用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全国性物流通道节点和区域物流网络辐射条件,增强多节点、多通道、网络化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实现应急物资跨区域快速调运、区域内有效分拨和配送,提高现代应急物流体系的整体协同性和韧性。
(二)加强应急能力储备统筹利用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网络化运行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以及集中统一、保障有力的专业应急力量,区分不同应急物流场景、不同应急物流组织环节能力要求,依据相关应急保障预案,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等不同方式,干线、支线、配送等各类物流力量纳入应急物流能力储备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建立分级响应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并建立相关重点保障企业、单位名单,明确响应机制、主要功能、任务职责等,加强应急演练,形成平急结合的应急物流能力储备。
(三)强化应急物资管理构建储备体系完备、数量规模适度、储备模式合理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是开展应急物流活动的基础。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析各类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名录。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预测等科学手段,以省或市为单位对各类应急物资的需求数量进行合理预测,统筹确定各类物资的需求量,在保证应急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成本最小化。坚持市场化储备和政府储备相结合,根据应急物资采购、生产、使用等方面的不同特性,合理确定应急物资的储备模式。
(四)优化应急物流组织加快推进应急物流体系整体组织架构设计与建设,统筹利用各类应急物流资源,研究构建高度集中、组织有力的应急物流调度平台,高效衔接地方和行业应急平台、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以及应急物流能力储备,形成坚实可靠、高效响应的应急物流全链条组织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物流组织化条件,依托高效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有机嵌入应急物流的运行组织功能,推动形成整体协调、调度有序的应急物流组织体系。
(五)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现代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专业应急力量、市场主体等多方参与,必须依靠完善的调度协调机制确保应急物流体系顺畅运行。要开展应急物流统筹调度协调机制、应急物流能力储备机制、应急物流组织对接机制、应急物流管理机制、应急物流预案机制、应急物流监测与评估机制等研究,逐步形成科学完备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框架,为现代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六、打造内联外通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
按照需求导向和市场化原则推进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建没,加强国内外合作,加快补齐国际航空物流短板,构建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统筹国内外物流通道网络体系建设,打造集中体现物流全流程组织、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物流枢纽平台,为我国产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一)畅通国际物流通道网络统筹考虑发展需要,引导企业加强国际物流通道网络能力建设。提高铁路、海运、空运等国际物流通道服务能力,有针对性补齐短板,提高航运、铁路等国际物流大通道能力,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共建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进一步延伸国际物流服务链条,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二)打造国际物流组织中心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聚集国际物流服务要素,强化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打造国际化沿海港口物流枢纽、航空物流枢纽、内陆物流枢纽和陆上边境口岸物流枢纽,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发挥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在国际物流通道服务中的组织作用,形成规模集成效应,加强国际物流信息互联互通与平台化集成,推进物流设施、装备、管理、信息等标准化国际对接,形成高品质的国际物流通道服务产品。
(三)推动国际物流高效运行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一点接入、共享共用。扩大“先期机检”“智能识别”作业试点。探索完善大宗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科学设置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查验场地。发挥好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作用,支持产业融合创新。探索安全智能锁在国际铁路班列和跨境公路运输中的应用。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国际道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国际班轮航线、国际航空航线等方面的相互对接,推动国际货物“一站式”运输。
(四)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供应链集成化服务优势,加速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物流平台、跨境电商物流平台等商贸供应链组织平台。围绕制造业国际原材料来源、上下游产业布局、产品市场空间等,提高际物流通道网络匹配性,推动产业物流集成化与智能化,培育国际制造业供应链组织平台。加强物流、信息、金融等产业服务功能横向集成,培育综合性供应链服务体系,发展生产组织、国际分销、全程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高度融合的国际产业物流服务体系。
(五)防范国际物流运行风险在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强化国际合作的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xs/2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