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余姚与浙东运河古老的诗行

发布时间:2024/4/3 14:26:04   点击数:

“这条河静静地流向Tenshi。”美国诗人庞德在《诗章》里写到中国大运河。“Tenshi”系庞德的原稿手笔,无从翻译,有人判断是一座城市,但这个词无法对应某个地名。没有唯一答案,就有了无限可能。

这条河静静地流向哪里?那穿过一座一座城市的流水像一句古老的诗行,那些缓缓而行的船只好似意象,两岸暖暖的人间烟火则是句子升腾、漫溢的朴素诗意。

年7月31日,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郑栅洁在余姚等地考察浙东运河宁波段时强调,大运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城市文化资源,要扎实做好浙东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亮起来。

余姚市委书记奚明表示,要将大运河余姚段文化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放眼长远,统筹规划,以现有成果为基础,将周边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景点打造相结合,串珠连线、打造特色,高质量推动大运河余姚段文化带建设。

申遗

文化与生态多重叠韵

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58处,河道总长度公里。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作为浙东运河的组成部分,余姚有两个河段随同成为“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程项目,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中国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灌溉、输水等作用,为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余姚地处宁绍平原中部,沟通绍兴与宁波两地,境内以姚江为浙东运河主体,西边分南北两线自上虞汇入姚江,东行入余姚城区,分为候青、中舜、最良三江拱卫双城,又分为慈江和姚江出至宁波江北境内。由于需要强调人工成分等原因,姚江并未列入申遗名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余姚段位于浙东运河中东段,包括大运河上虞-余姚段(虞余运河)和大运河宁波段(慈江)两段河道,涉及牟山、马渚、丈亭、三七市、河姆渡等乡镇,河道总长约24.2公里,含运河水工遗存3处,历史文化街区1片,桥梁1座。

余姚于年启动大运河申遗工作,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文化、水利、交通等部门通力协作,运河沿线各乡镇共同努力,坚持将运河遗产保护与延续运河功能相结合,与城镇发展建设相结合,与历史文化展示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认真开展调查遗产、资源梳理、环境整治、保护维修、规划与档案编制等工作,在环境整治中大力改善水质和河岸环境。在大运河申遗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大运河保护给予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ts/257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