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我服了,残奥会选手,居然跑得比奥运冠军还

发布时间:2022/7/11 16:21:12   点击数:
来源:世界知识局(ID:sjzhishiju)前不久,残奥会刚刚闭幕。与全程占领热搜的奥运会相比,残奥会显得比较寂寞。竞技水平的落差,是最主要的因素。残疾给运动员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绝大多数残奥选手的运动能力与奥运选手无法相提并论,对残奥会的“同情分”并不能弥补观赏性的差距。尽管有严重的先天劣势,但近些年来,残奥会的水准正在飞速提升。个别项目的成绩,已经逼近健全运动员的水平。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残奥会成绩反超了奥运会,别惊讶。这已经发生过了。残奥会,比奥运更快在年的里约残奥会田径男子米T13级比赛中,阿尔及利亚选手阿卜杜拉蒂夫·巴卡以3分48秒29的出色成绩夺冠。这个成绩有多出色?同年里约奥运会,米项目冠军马修·森特罗维兹夺冠成绩“仅”为3分50秒。残奥会冠军,超越了奥运会冠军。〓里约残奥会米T13级前三名这还不算完,在拉蒂夫巴卡身后的埃塞尔比亚选手德米斯、肯尼亚选手柯瓦、阿尔及利亚选手巴卡,都跑进了3分50秒。里约奥运冠军森特罗维兹的夺冠成绩,在当年残奥会只能排第五。耳聪目明、四肢健全的世界级长跑好手,为什么连残疾人都跑不过?看似离奇,但却全在情理之中。残奥会参赛运动员根据损伤情况不同,分为视力残障、智力残障、协调性残障、四肢缺失等不同组别、级别。其中,T13属于残奥会视障组中视力障碍最轻的级别,官方表述是“他们的视角范围受限,周边视觉受限,而且中央视觉模糊”。虽然视力受限,但他们拥有健全的四肢和大脑,与其他组别的残疾人运动员相比,身体劣势不算太大。无论如何,与需要领跑员的残疾人运动员相比,健全运动员还是有着巨大的先天优势,怎么偏偏跑出了个3分50的成绩,难道世界中长跑已经日薄西山了吗?非也。里约奥运会的前几名,都有3分30秒左右的实力。在赛场上跑出连残疾人都不如的成绩,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战术。很多观众把径赛看做纯粹身体能力的比拼,但中长跑同样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首要目标是压过对手夺冠。无论你跑得有多慢,只要比场内其他人更快,你就是冠军。如果仅仅以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匀速跑,但是在比赛中,仅仅以战术而言,就有领先跑、跟随跑、变速跑等不同战术,它们的目的,都是干扰、压制对手。在大型赛事中,领跑一般都是吃力不讨好的选择。领跑的人不仅会面临更大的风阻。还很容易出现前程体力消耗过大、后程难以维持的情况。选择跟随跑的选手,就可以很好地保存体力,适时冲刺。因此,在里约奥运会米比赛中,几位有实力的选手无人愿意领跑,都选择了跟随跑的战术,比赛节奏被领先的森特罗维兹稳稳控制住了。〓森特罗维兹的战术大胜利在比赛后半程,选手纷纷开始冲刺,但森特罗维兹始终牢牢卡住内道,让后来者望洋兴叹,最终以一个看起来很差的成绩成功夺冠。在残奥会的比赛中,这样的战术对抗消失了——由于视力障碍,运动员们只能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目标,所以最终纷纷发挥出了最佳水平,导致残奥会成绩反超奥运会。借助战术之利,残疾人得以创造出超越健全运动员的成绩。不过,这一成绩在本届东京残奥会没能复制。本届奥运会米夺冠成绩为3分28秒,远远甩开了残奥会T13级别的成绩:实际上,这才是奥运会上的常态。刀锋战士,禁止参赛衡量运动员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场竞技。从规则上讲,奥运会并没有规定残疾人不得参赛。只要成绩达到奥运选拔线,残疾人运动员,同样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过去十几年,一直都有残疾人运动员在尝试冲击夏季奥运会。比如今年残奥会的跳远冠军,德国选手马库斯·雷姆。在14岁的时候,雷姆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右腿,在20岁的时候,他开始系统训练,成为一名跳远运动员。年,雷姆在伦敦残奥会上,以7.37米打破残疾人跳远世界纪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年,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荷兰站,他与健全人运动员同场竞技,以8米24击败伦敦奥运会跳远冠军卢瑟福,摘得桂冠。年的多哈世锦赛,雷姆以8.40米的成绩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今年的欧锦赛上,雷姆以8.62米的成绩打破了残疾人世界纪录,而今年东京奥运会跳远项目的冠军滕托格卢成绩“仅”为8.41米。我查询了世界田联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ts/240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