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特色 >> 多哈记忆之三多哈的老街
如喜欢,可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的“纪行录”,浏览更多图文。
一间面料店
我们是在完成了闭幕式的演出之后,才集体去逛了逛多哈的老街。其实,它就是最著名也挺古老的一片位于市中心的商品市场:瓦其夫老街。
那天,我们先是去了海滨的一些景点,但因为天气太差的原因,没有能留下什么照片;老街呢则是一大片昼夜都亮着灯的市场,有点像我们乌鲁木齐的二道桥的大巴札。给我的印象是,一走进它那蜘蛛网般的密街深巷里之后,你就完全分不清东西南北,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了。
太有阿拉伯人的特点了
老街的一个出口
在老街记住了两件小事:一是当我告诉一位路边的摊主我来自中国的时候,他马上热情地用两只手向我做出了胜利的手势,还让我为他拍照(显出阿拉伯人对中国人特有的友好);再一件事,当我想选一件旅游纪念品的时候,看来看去,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商品上都印着: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年的中国真是一座什么都做的世界工厂)。
热情地向我举起胜利的手势
又一个老街的出口(外头仍然在下雨)
老街旁边一个只允许女士进入的宗教场所
街上的行人
等待
带着孩子购物的母亲
(已经找不到多哈当年的原始照片了,只好从小视频中截图放在这里)
也够忙的,逛完了老街,团队里有人还想去家乐福超市购物。
从来都没有购物欲望的我,先是在商场里到处闲逛,之后,就在商场的门外等他们,也好!顺便拍了拍门口过往的行人和那一张张不一样的阿拉伯面孔。
《纪行录》能够提供给大家的是一种个人的、感性的、受时间限制和环境制约,甚至会带点儿片面性的旅行纪录。按最初的设想,它是我退休后外出旅游记录行程的一种图文随笔;选择图文结合,是因为可以偷懒,方便借助图片和文字的互补性,既少写字儿,又能表述旅行过程中最丰富的信息。
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迅速的时代,任何人都很难证明:自己已经了解到了事物的全貌,追寻到了世界的真相。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忠实地传递出他(她)的见闻、感知和思考,其实就已经对世界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