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特色 >> 大埔母亲为爱横跨越亚非欧10万公里
来源
CCTV4、梅州日报
今年3月5日晚上10点,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节目舞台上,一位旅居北非阿尔及利亚的梅州客家女青年杨质丽,深情地为妈妈而歌。
她的妈妈,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一个一句外语都不懂的客家妇女,一个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出过国的中国妈妈,在儿女家庭事业难以两全的时候,用八年的时间,克服困难险阻,往返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十万公里,为儿女撑起一片母爱的天空。为爱,母亲固守小镇几十年杨质丽的妈妈叫罗惠珍,年出生于大埔县百侯镇,20岁结了婚,先后生下大儿子质冰、二女儿质丽、小女儿质玉。罗惠珍非常忙碌,既要料理好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又要忙里抽空做小工帮补家用。罗惠珍没有技术,只能去河里淘沙、河滩上捡石子,挑到岸边卖给建筑工地。不管寒冬酷暑,都要卷起裤脚站在河水里,用锄头、铲子把沙铲进畚箕里。刚从河里捞起的沙石,又湿又沉,压得畚箕左右晃荡,压得扁担都弯了。瘦弱的罗惠珍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挑20担沙石,得到5块钱工钱,肩头和手经常被摩擦得红肿脱皮一片。现在质丽对妈妈粗糙起茧的手还记忆犹新,她说:“每当兄妹们背部瘙痒够不着的时候,妈妈用裂出许多口子的手一摩挲,立马止痒。”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百姓物质生活丰富了起来,罗惠珍也放下肩上的挑沙担,做起了小商贩,但这回压在肩上的却是沉甸甸的蔬菜水果担子。每天,天蒙蒙亮,罗惠珍就挑着两箩筐的菜到圩镇上,分门别类地一堆堆摆放好,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为了占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摆摊,她总是比别人早到市场。生意好的时候一上午就能卖完,有时候也要眼巴巴地候一天才能卖完。每天,罗惠珍总是在摊档前随便吃点家里带去的饭菜作午餐。卖完菜后,她还要踩着28吋的单车、车架上卡着2个大桶,到周边村庄甚至远离圩镇十几公里的小山村里找农户收时令蔬菜瓜果。好不容易回到家,顾不上歇息,又要抓紧把烂掉、卖相不好的菜挑出来,把沾满泥土的菜洗干净,一捆捆地扎好。整理完菜后,罗惠珍便要抓紧做晚饭。为了让子女快点吃完饭,早点做作业,她做饭一般都是几个炉头一起开,洗、切、炒同时进行,最多半个钟头一定可以开饭。晚饭后,收拾完家务,她还要蹲在狭小潮湿阴暗的浴室里,洗全家人的衣服。通常忙碌完,已是深夜十点。后来,丈夫开制衣厂,罗惠珍还拿出多年辛苦攒的积蓄支持他。收菜、卖菜之余,她还要到工厂帮工人煮饭,帮忙打包衣服发货。遇到急单赶活,她还要通宵达旦帮忙打包装箱。第二天,眼睛布满血丝的她,又出现在菜市场的摊档前。为了儿女,罗惠珍就这样在小镇上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忙碌着。年的春节前,忙碌了半辈子的罗惠珍,坐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到深圳去看望在石化公司上班的质丽。那是47岁的罗惠珍,第一次为了子女走出小山城。
▲勤劳的罗惠珍与丈夫培育出事业有成的儿女。
为爱,母亲穿梭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年,质冰从深圳大学毕业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毅然选择了前往遥远陌生的西非多哥共和国打工,十万年薪,可以给家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艰苦的工作环境里,质冰一度染上非洲人谈之色变的疟疾,历尽磨难,但他咬牙扛了下来,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并鼓励、资助两个妹妹去法国留学。为了过语言关,年质丽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法语,当时妹妹质玉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两个女儿都在北京,妈妈的心也跟着飞到了北京,罗惠珍竟然也跑到北京,在质丽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帮人洗碗。晚上收工后,累得直不起腰的妈妈只要回到租住地,跟女儿聊聊天,就觉得一天的劳累消失了很多。后来,罗惠珍去做保姆,面试时,提出唯一的要求,就是请东家允许她借用主人厨房,每隔两三天熬些肉汤给女儿们喝,她心疼女儿们读书太辛苦,人太瘦了。年,质丽在法国顺利拿到国际事务专业硕士文凭后,先后到了西非多哥、肯尼亚、北非阿尔及利亚工作,并在阿尔及利亚与安徽小伙结了婚。年,质丽有了身孕。为了陪伴照顾待产的女儿,罗惠珍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孤身一人前往北非。从深圳到阿尔及利亚,航班要在多哈国际机场转机才能到达阿尔及利亚。罗惠珍从没有出过国,没有坐过飞机,偌大的机场让她特别惶恐忐忑。她拿着登机证,一边找一边比手画脚地问路。质丽说,至今她都想象不出,妈妈当时自己一个人是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几经周折通过安检、办理登机卡、转机、飞行十几个小时多公里的航程到达非洲的。女儿出生后,质丽又重新投入工作,妈妈承担起了照顾女儿和外孙女的所有事务,买菜做饭、洗刷喂奶、清洁家具,每天忙得像陀螺转。不仅如此,麻利的罗惠珍还匀出时间来捣弄菜园,让孩子们能吃上新鲜放心的蔬菜瓜果。她种出来的芋头比人还高,让当地人啧啧称奇。年,小女儿质玉也顺利完成了法国工程技术学院的硕士学业,并在法国工作、结婚生子。质玉怀孕后,罗惠珍又再一次启程,从阿尔及利亚飞到法国去照顾她。质丽感慨地说:“妈妈这辈子太辛苦,她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罗惠珍迎来了又一个挑战——通关法语。对于一个长期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灶头锅尾奔忙的农村妇女来说,要每天在教室里坐两三个小时,这比让她干粗活重活还累。但是,年近六旬的罗惠珍,再一次用一贯的坚韧、执着、勇敢的精神,认认真真学完了学时。第一次考试得了零分;第二次归功于经常在菜市场买菜能听懂几个法语数字,她得了17分;第三次,罗惠珍通过了考试!法国考官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赞誉她是最出色的学员。不仅如此,罗惠珍还积极沟通,克服文化、思维差异,用自己真心实意的一言一行慢慢感动了法国女婿,让女婿一家慢慢理解了中国母亲对子女表达爱的方式,并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赖。年以后,质冰把事业的重心转回中国,质丽长期在非洲工作,质玉在法国定居,于是,妈妈罗惠珍成了亚非欧三大洲的“飞客”。这么多年来,她每隔半个月从法国飞阿尔及利亚与质丽一家团聚,呆个周末就返回法国。每年飞回中国一个月,看望儿子孙子。她总是独自背着行囊在机场里来去匆匆,用横跨大半个地球、十万公里的飞行总路程,无声地表达着深沉的中国母爱。为了儿女,妈妈愿跋山涉水,像候鸟一样奋力振翅高飞呵护着儿女,支撑着儿女勇往直前。为爱,一家人聚首央视舞台圆17年团聚心愿如今,质冰在深圳开公司,凭着多年的历练,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质丽多才多艺,经常协助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接待部级、省级的外访团,承办了多次阿尔及利亚国家级的会议的后勤和翻译联络工作,得到了使馆外交官、工作人员的一致赞誉和认可。年仅30多岁的质玉现在是赫赫有名的法国国家电力网的经理人,也是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亚洲女性。儿女们事业有成,罗惠珍妈特别欣慰和自豪,觉得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只是儿女们天各一方,丈夫又在梅州老家,一家人已经17年没有团聚了,她心里始终觉得遗憾。质丽读懂了妈妈的心思。年9月,在使馆文化参赞石岳文先生的鼓励下,质丽鼓起勇气联系上了央视“中华情”栏目组,寄出了自己的唱曲小样,述说了母亲大半生的不容易,栏目组的编导深受感动,让质丽带上家人到北京去录制节目。她的行动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10月12日,爸爸、妈妈、哥哥、质丽和质玉,都按约如期赶到了北京。在访谈环节里,质丽叙述了妈妈独自坐飞机辗转公里到达非洲、苦坐学时通关法语取得居住权、为了子女航行十万公里成了亚非欧三大洲的“飞客”的感人故事。听完叙述后,主持人问罗惠珍:“您独自做了那么多事情,会不会感到害怕?”罗惠珍用一句朴实果敢的话深深打动了大家,她说:“怕!但再怎么忙再怎么怕,也要为了孩子打出一方天下,走出一条路!”
在演唱环节,质丽深情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平实却动人的歌词配上质丽发自肺腑的对亲情浓浓的歌颂,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台下观众当即受到感染纷纷落泪。
演唱完后,一家五口在舞台上紧紧拥抱在一起,抱头痛哭,那是幸福喜悦的泪水。17年的等待,一家人团聚的心愿,在那一刻把梦圆。
赞赏
长按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ts/1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