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气候 >>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附跨境人民币
本文来源:央行《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跨境金融研究院整理,解读仅代表个人观点,实际以报告为准
跨境金融研究院:
刚刚,央行发布《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00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再创新高,达8.39万亿元!同比增长44.3%。
图-00-00年年度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占比上来看,资本市场的跨境结算量份额逐年提升,其中因债券市场开放(CIMB直投+债券通)带来的结算量占绝大多数。
00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中,
经常项目6.77万亿元
直接投资3.8万亿元
证券投资6.5万亿元
其中,债券投资.9万亿占到了绝对的大头
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一半(5.5%)。
以下来源: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跨境金融研究院整理,实际以央行报告为准
《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概要
第二部分人民币国际使用情况
一、人民币跨境使用总体情况
二、经常项目
三、资本项目
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
五、境内人民币外汇交易
六、人民币国际储备
七、人民币跨境现钞调运
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九、央行合作
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变动
第三部分政策及相关改革进展
一、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
二、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四部分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一、离岸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变动
二、离岸人民币存款
三、离岸人民币融资
四、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情况
五、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
六、离岸人民币清算
第五部分趋势展望
一、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
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
三、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
第六部分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后记
专栏
专栏一东盟国家人民币使用
专栏二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0-00)
专栏三境外主体积极配置人民币金融资产
专栏四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使用稳步增长
专栏五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接入机构增加,业务量稳步上升
专栏六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发挥积极作用
专栏七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
专栏八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专栏九00年度人民币国际使用市场调查
第一部分概要00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更好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人民币的支付货币功能进一步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深化,储备货币功能上升,计价货币功能有新的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
00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较快增长,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8.39万亿元,同比增长44.3%,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全年累计净流出.86亿元。0年上半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7.57万亿元,同比增长38.7%。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显示,0年6月,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排在第五位,人民币支付金额占所有货币支付金额的.5%,较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0年一季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中人民币排在第五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较0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时上升.4个百分点。
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较快增长,大宗商品等重要领域及东盟等地区使用人民币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为规避汇率风险,更多市场主体倾向在跨境贸易投资中选择使用人民币。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更为完善,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更加便利。
境外投资者积极配置人民币资产,证券投资等资本项下使用人民币成为人民币跨境收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货币政策保持在正常区间,人民币相对于主要可兑换货币有较高利差,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强。截至0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0.6万亿元,同比增长4.8%。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顺应需求和“水到渠成”为原则,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安排,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为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便利的环境,同时进一步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的审慎管理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二部分人民币国际使用情况00年,人民币跨境使用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占比创出新高,收支总体平衡,整体呈小幅净流出格局。
一、人民币跨境使用总体情况00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8.39万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实收4.0万亿元,同比增长40.8%;实付4.9万亿元,同比增长48.0%,收付比为:.0,净流出.8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8亿元。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到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46.%,为历史新高,较09年全年提高8个百分点。0年前6个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7.57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48.%,较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
图-00-00年年度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
00年,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地区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到跨境收付总额的46.0%,占比最高,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别是与新加坡占比为.9%,与英国占比为5.4%,与中国澳门占比为3.7%。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经济体收付金额占比较上年均有所上升。
0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4.53万亿元,同比增长65.9%,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6.0%。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97亿元,同比增长8.8%,直接投资收付金额.6亿元,同比增长7.0%。截至00年末,中国与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
本币互换协议,在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
专栏一东盟国家人民币使用
近年来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联系日益密切。我国是多数东盟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国。
00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0%,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与东盟货币金融合作持续深化。近年来,我国与东盟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货币金融合作框架,人民币使用环境优化,人民币使用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老挝5国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老挝央行签署了本币合作协议。与印尼央行签署《关于建立促进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在本币结算框架(LCS)下开展合作,顺应市场和经济发展需求,便利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4国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及中资银行在东盟0国实现了全覆盖。人民币对新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柬埔寨瑞尔实现了直接交易,老挝央行在当地推出了人民币/基普直接交易。
在上述有利条件的推动下,00年人民币在东盟使用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年我国与东盟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4.6,较09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98亿元,同比增长0.;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99亿元,同比增长70.8。
二、经常项目00年,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6.77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9.8%,支出3.86万亿元,同比增长4.%,净支出0.95万亿元,同比增长3.5%。00年,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7.8%,较09年提高.7个百分点。
(一)货物贸易
00年,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78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4.8%,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3.5%,进料加工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亿元,同比增长.%。
(二)服务贸易
00年,服务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57亿元,同比下降.9%,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5.5%,较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三)收益和经常转移
00年,收益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65亿元,同比增长4.8%;经常转移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90亿元,同比增长45.0%。收益和经常转移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54.8%,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专栏二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0-00)
年,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切入点,以我国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联系为纽带,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开始起步。0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推广到全国。00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再上4万亿元台阶,规模仅次于04年和05年的前期高点。
0年以来,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一般贸易为主导,进料加工贸易波动较大,跨境电商业务结算金额快速增长。0年以来,一般贸易结算规模平稳增长,00年结算量为3.0万亿元,占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的63.。0年至00年进料加工贸易人民币结算收支比为.9:,人民币跨境收付净额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较高,波动性较大,其中00年结算量为
.4亿元。00年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量为.亿元,同比增长50.0。
二是行业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批发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年至00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共涉及96个行业,其中批发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始终居前两位。00年,批发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30亿元,同比增长.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为.66亿元,同比增长8.4。
三是东部地区业务占到九成。0年至00年,东、中、西部地区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为3.57万亿元、.03万亿元和.58万亿元,东部地区占全部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达89.7。00年,东、中、西部地区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本外币结算量的比例分别为5.6、9.3和9.6,较0年提升5.、.7和0.8个百分点。
四是中国香港一直是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外最大对手方,我国在与欧盟等地货物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增长较快。00年,与中国香港货物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占全部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4.,继续保持我国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最大交易对手地区。00年,对欧盟、东盟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分别占全部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8.和5.3,是我国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外第二和第三大交易对手地区。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在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近年来,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领域成为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新的增长点。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提升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化水平,推动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高质量发展。
三、资本项目00年,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6万亿元,同比增长58.7%,其中,收入.9万亿元,支出0.4万亿元。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境融资收付金额分别占资本项目收付金额的7.7%、76.4%和4.3%。
(一)直接投资
00年,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37.%。00年,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05万亿元,同比增长39.%;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76万亿元,同比增长36.3%。
(二)跨境人民币资金池
截至00年末,全国共设立跨境人民币资金池6个,00年跨境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出.30万亿元,收入.4万亿元,合计.54万亿元,同比增长39.6%。
(三)“熊猫债”
截至00年末,“熊猫债”发行主体已涵盖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等,累计注册/核准
(备案)额度万亿元,累计发行金额.亿元。0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累计发行“熊猫债”4支,共计.5亿元。
(四)证券投资
00年,证券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6.50万亿元,同比增长73.6%,净流入.85亿元。
债券投资。截至00年末,共有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中,直接入市家,通过“债券通”入市65家,有88家同时通过两种渠道入市。全年债券投资流入6.44万亿元,流出5.48万亿元,净流入.4亿元。其中,直接入市渠道净流入.70亿元,“债券通”渠道净流入.54亿元。
股票投资。00年,“沪深港通”业务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70万亿元,同比增长65.3%,净流出43.87亿元,09年为净流入.74亿元。其中,“沪股通”和“深股通”合计净流入.5亿元,“港股通”净流出
.39亿元。
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00年,RQFII业务流入.9万亿元,流出.4万亿元,净流入56.3亿元。
专栏三境外主体积极配置人民币金融资产
截至00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8.98万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股票市值3.4万亿元,债券托管余额3.33万亿元,存款余额.8万亿元,贷款余额0.96万亿元。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和债券成为境外主体增配人民币金融资产的主要品种。截至00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规模同比增长54.5,其中持有债券托管量同比增长47.4,占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量的.8;持有股票市值同比增长6.,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4.3。00年,境外主体新增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资产中,股票占比为54.9。
(五)其他投资
00年,跨境融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等其他投资人
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0万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净流出0.86亿元。
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00年6月日,低硫燃料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00年月9日,国际铜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00年月日,棕榈油期货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目前,我国已上市原油、铁矿石、精对苯二甲酸(PTA)和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和棕榈油7个特定品种交易期货。境外交易者投资境内特定品种期货,可以使用人民币或美元等币种作为保证金,截至00年末,折成人民币计算,境外参与者累计汇入保证金7.44亿元,累计汇出.96亿元,其中人民币占比分别为73.3%和84.3%。
专栏四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使用稳步增长
00年,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跨境收付较快增长。全年原油、铁矿石、铜、大豆等大宗商品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55.66亿元,同比增长6.4。在铁矿石贸易领域,00年初中国宝武相继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合计超过5亿元;8月,鞍钢集团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实现进口铁矿石人民币结算,金额亿元。铁矿石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当然大宗商品领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尚处于较低水平。
五、境内人民币外汇交易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逐步丰富,截至00年末,共有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家,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会员各为66家、59家、3家和63家,人民币外汇即期做市商30家,远掉期市场做市商7家。
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产品结构总体稳定,全年人民币外汇成交折合5.4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日均成交折合.6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外汇即期成交折合8.3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6%;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成交折合6.3万亿美元,同比下降0.%,其中隔夜美元掉期成交折合9.45万亿美元,占掉期总成交额的57.9%;货币掉期成交0.04亿美元,同比下降60.6%;人民币外汇远期成交折合.57亿美元,同比增长37.4%;人民币外汇期权成交.57亿美元,同比下降.5%。
00年,人民币对非美元外币交易小幅回落,即期成交金额.8万亿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交易中占比为3.8%,较去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国际储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截至0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储备规模为.64亿美元,占标明币种构成外汇储备总额的.5%,居第5位,是IMF自06年开始公布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的最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七、人民币跨境现钞调运0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跨境人民币现钞业务明显下降。银行跨境调运人民币现钞总计36.5亿元,同比下降87.0%,其中调运出境3.8亿元,调运入境3.07亿元,人民币现钞净调入89.89亿元。
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00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稳定运行,累计
处理跨境人民币业务0.49万笔,金额45.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和33.4%;日均处理业务笔,金额88.5亿元。其中,客户汇款业务66.83万笔,金额7.8万亿元;金融机构汇款业务45.9万笔,金额3.66万亿元;批量客户汇款业务.68万笔,金额.5亿元;双边业务5.77万笔,金额4.80万亿元;清算机构借贷业务50笔,金额.09亿元。
专栏五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接入机构增加,业务量稳步上升
自05年上线运行以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境内外接入机构数量增多,类型更为丰富,系统的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业务量逐步提升,为跨境支付结算清算领域的参与主体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
00年,CIPS新增直接参与者(直参)9家(其中4家为境外人民币清算行),新增间接参与者(间参)47家。截至00年末,共有境内外09家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接入CIPS,其中直参4家,较05年0月上线初期增加3家;间参家,较05年上线初期增加了约5倍。
从机构类型看,截至00年末,CIPS4家直参中包括
境内外银行37家(其中5家是境外人民币清算行)、金融市
场基础设施5家。家间参覆盖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
境内境外间参数量占比大体相当。截至00年末,通过直参和间参,CIPS实际业务可触达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法人银行机构,其中多家机构来自“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自上线至00年末,CIPS累计为各类参与者处理业务75.35万笔,金额
5.04万亿元。
九、央行合作(一)双边本币结算
00年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老挝银行签署双边本
币合作协议。0年3月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柬埔寨中央银行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将本币结算范围扩大至两国已放开的所有经常和资本项下交易,有利于提升双边本币使用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0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正式启动中印尼本币结算合作框架,推动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
(二)双边本币互换
00年,中国人民银行与老挝央行新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埃及、瑞士、蒙古、阿根廷、新西兰、韩国、冰岛、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扩大与巴基斯坦、智利、匈牙利等国中央银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规模。截至00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共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超过3.99万亿元。
(三)境外清算机制安排
截至00年末,人民银行已在5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7家境外人民币清算行。
专栏六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量稳步上升,近三年年均人民币清算量.76万亿元,年均增长8.。截至00年末,在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开立清算账户的参加行及其他机构达个,00年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量合计为.49万亿元,同比增长6.。
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其次为欧洲。目前全部7家人民币清算行中有3家位于亚太地区,合计为6家参加行及其他机构开立了清算账户,占在清算行开立清算账户的参加行及其他机构总数的67.5;00年人民币清算量合计为.9万亿元,占所有清算行人民币清算总量的95.9。其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清算行占主导地位,00年人民币清算量合计为.4万亿元,占亚太地区清算行人民币清算总量的95.0。其次为欧洲,目前共有7家
人民币清算行,共为5家参加行及其他机构开立了清算账户,00年人民币清算量合计为5.0万亿元。人民币清算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民币清算行连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在提高人民币清算效率、推广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金清算方面,人民币清算行通过完善系统建设,推动人民币资金清算效率提高,中国香港人民币清算行可为全球客户提供7*0.5小时人民币清算服务。业务推广方面,各人民币清算行在当地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如东京人民币清算行举办深化中日金融合作论坛、首尔人民币清算行举办人民币兑韩元直兑交易市场研讨会等。00年,境外人民币清算行所在经济体与中国大陆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量占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86.4。离岸市场培育方面,人民币清算行依托从中国境内获得人民币流动性的优势,为离岸市场提供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十、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变动(一)利率变动情况
00年,境内货币市场人民币利率中枢总体先降后升,5月达到低点后回升,年末略有回落。00年末,隔夜、7天、个月、3个月、6个月和年期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分别较年初下降35个、5个、0个、4个、8个、9个基点,收于.09%、.38%、.70%、.76%、.84%、3.00%。
(二)汇率变动情况
00年,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升有贬,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00年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84,较09年末上升3.8%。
00年,境内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兑美元等全球主要货币有升有贬,其中人民币兑美元、日元和英镑的中间价分别较09年末升值6.9%、.3%和.9%,人民币兑欧元中间价较09年末贬值.6%。
0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5,最低为7.3,波动幅度个基点,年化波动率为4.5%。43个交易日中40个交易日升值、03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8%(点)。0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较上年末升值6.9%,对美元汇率收盘价为6.54,较上年末升值6.5%。
第三部分政策及相关改革进展00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
一、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00年月,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00〕9号),简化疫情防控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支持建立“绿色通道”,切实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
00年月,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00〕号),进一步完善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
专栏七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
00年月,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00〕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提出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一是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支
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根据商事制度改革及时调整对业务办理及审核的要求。二是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监管名单形成机制,支持单证电子化审核、优化跨国企业集团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安排,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试点。三是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放宽对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使用限制,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取消对外商直接投资业务相关专户管理要求,优化对境内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的管理,简化对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的管理。四是便利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支持开展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接收港澳同名汇款。五是便利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接收境外资金。
二、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00年5月,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修订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公告〔00〕第号),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00年9月,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局令第76号),整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关制度与配套规则,放宽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优化托管人管理等。
专栏八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者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投资者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
00年6月,人民银行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联合公告》,社会各界对此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0年月,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澳门金管局共同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各方同意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行监管并相互配合。0年9月,粤港澳三地同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标志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对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水平、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00年,人民银行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00年前5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加大,人民币汇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对美元有所贬值,对一篮子货币小幅升值。在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推动下,6月份后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0月份,逆周期因子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淡出使用,调整后中间价形成方式的透明度、基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也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中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体现。总的来看,00年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第四部分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00年,离岸人民币市场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离岸、在岸人民币利差收窄,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走势总体一致。离岸人民币产品更加丰富,市场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联动增强。
一、离岸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变动(一)利率变动情况
00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利率总体稳定,各期限分化趋于明显,短期限利率波动幅度增大,长期限利率总体回落。00年末,香港银行同业人民币拆借利率(HIBOR)隔夜和
7天期拆借定盘利率分别为4.03%、.96%,分别较上年末上
升0和56个基点;3个月、6个月和年期利率分别为.88%、.94%和3.07%,分别较09年末下降38、34和8个基点。
00年,离岸市场利率水平整体高于在岸市场,HIBOR比SHIBOR平均高0.39个百分点。个月期和3个月期HIBOR与SHIBOR利差分别由上半年的48和6个基点收窄至下半年的7和0个基点。
(二)汇率变动情况
00年,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明显,与在岸人民币汇率走势基本一致,离岸、在岸汇差总体稳定。00年上半年,离岸人民币汇率整体走贬,最低为7.7;下半年离岸人民币汇率逐渐走高,年末收于6.50,较上年末升值7.%。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报价总体走升,全年升值5.6%,
隐含贬值率年内呈双向波动,年末为0.4%,较年初上升3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汇率年内强于或弱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交易日天数大致相当。全年离岸在岸日均汇差为4个基点,较09年扩大个基点。
二、离岸人民币存款00年,离岸人民币存款稳中有升。00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7万亿元。其中,中国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为.00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名第一位,同比上升4.%,占中国香港全部存款余额的5.9%,占其外币存款的.9%。中国台湾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89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名第二位,同比下降6.5%;占中国台湾地区全部存款的.7%,占其外币存款的9.8%。英国人民币存款余额.60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在第三位。
三、离岸人民币融资00年,离岸人民币贷款规模整体保持稳定,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9亿元。其中,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0.00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位居第一;新加坡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9.00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在第二位;中国澳门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在第三位。
00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00年有境外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56亿元,同比增加4.%,其中中国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38亿元,同比增长.%。截至00年末,有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债券未偿付余额.7亿元,同比下降.9%;人民币存单(CD)发行余
额.49亿元,同比增长38.%。
四、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情况00年,人民银行定期在香港市场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并进一步优化各期限央行票据的发行结构,提高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市场活跃度,取得较好效果。全年在香港共发行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包括3个月、6个月和个月三个品种,发行总额.00亿元。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央行票据受到离岸投资者欢迎,00年每次发行招标的总认购倍数均在.倍以上,最高达3.6倍。从投资者情况看,机构类型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央行、主权基金、商业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等各类海外投资者,地域分布涵盖港澳台、亚太、欧洲和非洲等多个地区。
0年月7日,中银香港推出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回购做市机制,提供隔夜、周、周、个月、个月、3个月共六个档期的人民币央行票据回购与逆回购业务报价。截至0年7月,中银香港总计开展84笔交易,总交易金额.00亿元。回购做市机制为投资者使用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央行票据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发展。
人民币央行票据在港发行,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主权信用等级的高质量人民币投资产品,丰富了香港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完善了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也有助于带动境内外市场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及开展人民币业务,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五、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0年6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外汇即期交易使用排名,人民币排在第5位,居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以人民币进行外汇即期交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交易占比为36.7%)、美国(交易占比为4.4%)、中国大陆(交易占比为.0%)。目前,英国、美国、中国香港地区和法国人民币外汇交易金额居于离岸市场前四位,合计超过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金额的八成。
六、离岸人民币清算00全年,境外人民币清算行人民币清算量合计为
.49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代客清算37.63万亿元,同比增长5.0%;银行同业清算33.86万亿元,同比增长5.%。截至00年末,在境外清算行开立清算账户的参加行及其他机构数达到个。00年,香港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处理的清算金额为8.48万亿元,同比增长6.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第五部分趋势展望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顺应需求和“水到渠成”为原则,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安排,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为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便利的环境,同时进一步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的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更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一、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进一步扩大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发展,拓展人民币在贸易投资活动中的使用空间。大宗商品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已有一定基础,有望继续成为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增长点。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将丰富人民币使用场景,增加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
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提高境外主体配置人民币金融资产的便利化水平,支持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和储备管理部门配置人民币储备资产,拓展人民币的储备和投资货币功能。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
三、双边货币合作将继续稳步开展稳步推进双边本币互换,优化本币互换框架,发挥互换对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以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央行间本币结算合作,优化境外人民币使用环境。继续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推进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货币直接交易,支持境外国家发展当地人民币外汇市场。
四、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制度,充分发挥人民币清算行在便利海外人民币投融资、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等方面的作用。继续加强CIPS建设,提高人民币清算结算的安全性和效率。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建设,进一步完善RCPMIS系统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功能。
专栏九00年度人民币国际使用市场调查
00年,中国银行对境内外工商企业及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的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调查样本近家,其中,境内企业约家,境外企业约家,境外受访工商企业涵盖3个国家和地区。调查显示:
一是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约有78.8的受访境内外工商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较前几年有所上升。
二是人民币计价货币职能初步发挥。调查结果显示,有
0.5的受访境内工商企业表示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报价,这一比例较09年小幅上升。与05年相比,坚持使用人民币报价的受访工商企业占比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采用折中定价分担汇率风险的工商企业占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
三是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保持一定的吸引力。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78.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当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流动性较为紧张时,会考虑将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09年的调查结果略有下降,但
仍保持在近5年来的相对高位。00年和09年的调查结果均显示,在考虑是否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融资时,利率水平和人民币兑本国货币汇率风险管控成本是境外工商企业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qh/2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