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气候 >> 九寨沟景区开园侧面九黄机场复航前的24小
尹雪竹
廉政瞭望记者
不要着急我正在努力写
扫一扫看
更多文章
九寨沟是四川旅游最重要的名片之一。
44年前的年,中国林科院院长,著名的林学家吴中伦教授对九寨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我到过欧美数国,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奇美的自然景观,必须好好的保护起来。”他立即上书到四川省政府、并告知当时的四川省林业厅。
四川省林业厅迅即行文:“九寨沟则查洼、日则沟两百米以外才能砍伐。”之后,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视对九寨沟的保护。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处成立,逐步成为四川旅游必打卡地。
年“8·8”九寨沟地震后,九寨沟“闭门补妆”,四川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
9月27日,九寨沟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恢复开园。早上8:30分,进入九寨沟的第一个旅游团游客准时通过临时检票口,喝了一杯九寨沟民众敬上的青稞酒后,登上了第一辆旅游观光车进入景区。
为了这一刻,四川各界都在努力,包括九寨黄龙机场。本刊赶往川西高原,记录下了九寨沟景区“开门营业”的一个侧面——九黄机场复航。
8月8日上午11时25分,九黄机场上空响起了一阵久违的轰鸣,穿透高原云层,声音由远及近,搭载78名旅客的川航3U次航班,平稳降落。
飞机经过短暂的滑行,停在了八号停机位上。
空管员随即给了地勤人员王游东一个指示,客梯车很快搭在了飞机舱门上。王游东快步上到舱门位置,示意空乘可以打开舱门了……
年“8·8”九寨沟地震后,九黄机场此刻再次复航。
九黄机场是为九寨沟景区量身打造。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九寨沟游客不断增加的需要,四川向国务院提出建设九寨沟支线机场。年“8·8”地震后,九黄机场航班减少;第二年九寨沟景区关闭,九黄机场完全停航。
震后两年,随着一个新九寨全面崛起,九黄机场复航迫在眉睫。但两年沉寂、近7个月停飞后,复航对于一个机场而言,与九寨沟景区一样,不亚于一场重生。记者赶往川西高原,记录了九黄机场复航前的24小时。
8月7日早上8点
“战友”
王游东是九黄机场的地勤。
一大早起床后,她化了个淡妆,仔细扎好马尾丸子头,穿上黑色小高跟,打理好身上黑色的制服和厚呢子大衣。虽是8月,九黄机场海拔米,早上气温已经降到十二三度,透着丝丝寒意。
下宿舍楼已经是8点多了,王游东和同事陆陆续续登上大巴车。每天早上8点半,两辆大巴准时从这里出发,载着他们前往九黄机场。
从宿舍到机场大概20分钟车程,“以前大家几乎都在车上休息”,王游东说,可这天人人都打开了话匣子,话里话外都是关于复航的事儿。
“明天就要复航了,你现在啥心情,紧张吗?”王游东问坐在身边的杨冬。
杨冬噗嗤一声笑了:“又不是喊你去开飞机,紧张啥嘛。”
杨冬并非心如止水。她告诉记者,“紧张”一词不足以形容她此时复杂的心情。11年前的年,她进入九黄机场,一直在安检护卫部工作。在这里,她经历了恋爱、结婚等人生各种大事。
“机场早就是第二个家了。”但她没想到,这个家会经历未知的风雨。两年前,随着九寨沟景区闭园,九黄机场客流量急剧下滑,进入漫长的“寒冬”。
“留下来的伙伴都是一起扛过来的‘战友’。”杨冬说。停航直接导致机场失去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九黄机场前路未卜,似乎承载不起部分人的理想和追求。等待与坚持,莫过于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理对弈。
九黄机场公司副总经理徐键经常带领员工们搞团建,让大家在轻松愉悦、团结向上的氛围中凝心聚力、共渡难关。这样真能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吗?杨冬不确定,但有一件事改变了她的看法。
一个多月前,机场的停机坪例行打扫,杨冬和同事们一起主动参与劳动。偌大的停机坪,打扫起来要费些功夫,而且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就乌云密布。
“要下雨了。”杨冬抬头环顾劳作的同事们,谁也没停下手中的活。“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大家劲往一处使,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9点左右,大巴驶入机场,杨冬和同事们投入一天的工作。
徐键召集员工召开复航前的风险排查纪实工作会议。为了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会后,他带领工作人员把第二天乘客们要走的路先模拟走一遍。
8月7日下午3点
随时都能飞
“请欧晓波准备考试!”机场停机坪的一角,安全质量部的泽仁磋正顶着烈日对3名内场驾驶员进行监考,考察他们驾驶摆渡车、货运车的水平。
打开车门,钻进考试车,欧晓波双手握着方向盘,踩油门、松离合,他像考驾驶证那样开始了操作考试。对内场驾驶员进行定期考试是每个机场都会做的工作,即使是在停航时期,九黄机场也没停下。
为了保持技术型人员的技能不丢失,机场方面经常让他们练手,还有一部分人员被派到巴中恩阳机场工作。“这样也是为了让机场能够保持良性的运转。”徐键说,“此外还得各部门各司其职”。可是停航已经造成了部分人员流失,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复航时间是九黄机场公司在一个月前确定的。得知这个消息时,大家的喜悦不言而喻,但浮现在员工脸庞的更多是从容。用徐键的话讲,“我们的状态是随时都能飞,该来的总会来”。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复航正式进入了倒计时,一切准备工作的实战感更强了。
停机坪上,欧晓波已经考完,泽仁磋还在继续监考。维修部张工在调试对讲机的时候发现一频道出了点问题,为了确保明天各部门的交流沟通万无一失,他向上级汇报是否要统一让使用一频道的员工都换成二频道。
检查完安全工作,徐键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格桑花和祥云的画布置通道。“今后我们还要开通很多条国内国际航线,展示机场的文化软实力很有必要。”徐键说。
8点7日晚上8点
“明天”
晚上六点,忙完了一天工作的孟世雄接到了匆匆赶来的总经理朱宝生和两名设计院的技术人员,一行四人来到机场做起飞前最后的检查。
说起对九黄机场的感情,没有人比孟世雄感触更深。他是九黄机场公司长期派驻九黄机场的副总经理,也是地地道道的松潘人。
十八年前刚修机场时的情景,孟世雄历历在目:“那时县里很多老百姓不顾路途遥远,会经常过来看看机场修成什么样了,他们不相信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地方有一天竟然可以通飞机!”每次回到家里,孟世雄都会被家人和邻居追问机场修建的进度,期盼早日看到那些长着翅膀的朋友。“后来九黄机场建成,还专门开了一架飞机,带着县里部分群众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觉。”
九黄机场最繁荣的时候,一天的飞机有55班、架次,一年的客流量超万人次。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契机,旅游经济又是阿坝州经济的重中之重,机场带来更大的客流量和飞行旅客的消费能力对于阿坝州旅游经济发展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依托着九黄机场带来的客流量,县里的老百姓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松潘人罗小凡此前驾驶机场往返九寨沟的大巴,那时游客多,收入高,日子过得也是越来越红火。九黄机场停航后,罗小凡不得已离开家乡,前往贵州的旅游区继续开大巴。“县里人都是老朋友,这次机场复航,九寨沟开园,他们就又都能回家了。”孟世雄说。
机场停运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少,包括出租车司机、民宿客栈老板、饭店等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松潘县内开民宿的赵可瑞一家,以前在旅游旺季房间供不应求,可近一年来上门的房客屈指可数。此次复航,对他们也意义重大。
晚上八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回到了宿舍,他们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因为大家知道,这一觉醒来,就能看到九黄机场更加灿烂的明天。
编辑/刘兰
视觉/玳瑁
审核/李天锐
?廉政瞭望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滑到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元旦治疗白癜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