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活动陕历博之友ldquo佛教艺术

发布时间:2021/4/21 2:20:39   点击数:
SXHMFRIENDS

“佛教艺术丝路行”研学活动完美落幕

◆◆◆

6月26日—7月2日,陕历博之友协会为期一周的“佛教艺术丝路行”研学活动在广大会员的热烈掌声中完美收官!

◆◆◆

哇~又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小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大家分享本次研学活动的收获啦!想知道七天的时间里我们都有哪些精彩的体验吗?那么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由西域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国,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陕历博之友协会年度主题是“丝绸之路之佛教文化”,为了加深会员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协会特别组织了这次丝路研学活动。这次活动围绕丝路上的佛教文化,带领大家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探秘石窟佛寺,共同净化心灵,深度理解佛学教义的奥秘。看看我们都经历了哪些精彩瞬间吧!

◆◆◆

01

敦煌博物馆

抵达敦煌市已经是下午了,大家放下行囊,就迫不及待地奔赴敦煌博物馆,将原本安排的自由活动时间充分利用。敦煌博物馆现藏文物达件(套),展出文物余件,整体陈列分为六个部分,除序厅外,展示了敦煌从两汉到清代的发展历程。其中的敦煌遗书图片、敦煌壁画和敦煌史地图片难得一见,这些都为大家第二天的莫高窟之行做了良好的铺垫。

02

莫高窟、敦煌数字影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历经十六国至元代的不断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个,其中个有壁画和艺术作品。我们跟随讲解员陆帅洋的脚步,先后观赏了、、、、-、、、、号十个洞窟的壁画和艺术作品。陆帅洋深入浅出,细致专业的解读让大家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此外,敦煌研究院还特别为会员们开放了、、、号四大特窟。那鲜艳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深刻领略了千年历史沧桑下精湛的石窟壁画艺术,尤其是号特窟中的佛像塑像,它代表了莫高窟在盛唐时期的最高水平,可谓特窟中的特窟!莫高窟的讲解进行了4个多小时,大家仍然恋恋不舍,意犹未尽。而随后观看的两场数字电影,更是对石窟艺术的补充和深化,两者相辅相成,完成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03

瓜州锁阳城

瓜州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在古代诗词中多有提及。锁阳城是当年的瓜州古城,因盛产名贵中药锁阳而得名。它位于瓜州城东南的戈壁滩上,因保存较为完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古城始建于汉,兴盛于唐,却因疏勒河改道、明王朝闭关而最终荒凉废弃。如今的城塞只剩下夯土城墙和巍然独立的烽燧,走在千年前的城池之上,遥望远处的祁连山脉,我们深深感到历史的厚重就在我们脚下延伸。

04

瓜州榆林窟

敦煌石窟,其实是莫高窟、东西千佛洞、肃北五个庙、榆林窟等几处石窟的合称,除莫高窟外,榆林窟是敦煌石窟中窟洞较多,艺术价值也较高的地方。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城南75公里的峡谷中,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开凿的43个洞窟,就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悬崖之上。现在榆林窟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目前使用的办公用房是临时板房,售票点设置在车上,条件非常艰苦。当天大家不仅参观了11、12、13、15、19、24号洞窟,还在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参观了2号和25号特窟。特别是2号窟中西壁门两侧保留的两幅水月观音画,不仅是西夏壁画中的代表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观音画中最为精美的。为我们讲解的资深讲解员杨晓勇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2个年头,在讲解中他时而闭目思索,时而激情飞扬,将我们带入他沉浸多年的佛教净土中。

05

嘉峪关新城墓群、新城砖壁画博物馆、嘉峪关关城

在嘉峪关市新城镇广阔的戈壁滩上散落着千余座古墓,现已发现魏晋时期的砖墓群多座,规模庞大,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这些绘画采用中国传统的写实手法,时间上早于莫高窟壁画,填补了魏晋时期绘画艺术的空白。对普通公众开放的6号墓葬中有壁画砖块,采用一砖一画的方式,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栩栩如生,直到今日色彩依旧鲜艳无比,可谓一部图画版的河西走廊“百科全书”。最为奇特的是,6号墓葬采用干砖垒砌方式建成,砖与砖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完全依靠工匠精确的计算与精湛的工艺,利用压力与平衡的原理使得整个墓葬极为稳固,但凡有一块墓砖遭到破坏,墙体就会全部坍塌。墓的顶部为覆斗顶形式,堆砌成小的等腰三角形式样,然后再不断组成大的等腰三角形,用来抗震减压。

06

张掖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寺内安放有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由此可见塑像是何等的庞大。卧佛的身后塑有十大弟子群像,旁侧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讲解员的解读让大家对这座西夏时期的皇家佛寺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07

张掖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群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这里还处于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讲解员也都来自裕固族,在这里,大家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石窟雕塑与壁画,还了解到了裕固族这个特殊民族的发展历史。

08

兰州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永靖县西南的小积石山中。创建于西秦时期,历经北魏至明清各代的扩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年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炳灵寺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里,大家分别参观了3、4、6、8、10、11、64、70、82、、号窟和、号特窟。当日虽有冷风细雨,但完全没有妨碍会员们的研学热情,唯一的遗憾是时间稍显短暂,大家不得不在开船的催促声中遗憾而去,怅然回望黄河青山。

09

天水麦积山石窟

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是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因山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分为东崖、西崖两个部分,始建于后秦,后经历朝历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年间,因为发生了强烈地震,石窟遭到了一定的毁坏。

会员一行到达景区已是下午两点,在资深讲解员李欢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3、4、5、9、53、54号窟,在协会的沟通联系下,麦积山专门为会员开放了贵宾必看的号特窟,这座石窟内佛教雕塑众多,有的细腻精美、有的和蔼可亲、有的生动活泼,其中千佛碑和“东方微笑”小沙弥像更为大家带来了视觉的冲击与强烈的震撼。特别要说的是,其中释迦牟尼佛与罗睺罗尊者的塑像,堪称佛教艺术中难得一见的精品,生动刻画出佛陀对家人特殊的情感,这样的题材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

如果说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博物馆,麦积山则可以说是一座雕塑艺术博物馆。窟内佛像大到17米,小到仅10多厘米,都在向后人诉说着千年前的历史。佛教塑像、石碑、壁画……太多的视觉冲击与惊喜感动都藏进大家的记忆中。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走来,一座座石窟巍然屹立、一幅幅壁画精妙绝伦、一件件文物荡涤人心……细细品读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与文化,会员们深深地被它们所散发出独有的魅力所折服,就连小编都心动不已、感慨万分。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亲身体验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沧桑,感受到宗教艺术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对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更加深入,真是一次记忆深刻的旅行,一次开心快乐的旅行,让人回味无穷!有会员感慨,这不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而是一次净化心灵的朝圣之旅,更是了解佛教传播的文化之旅。

大家对这个地方应该并不陌生吧?猜猜看是哪里呢?哈哈~没错,这就是我们研学之旅的小“福利”。研学之余我们也有幸走进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看着一匹匹“沙漠之州”缓缓而过,听着一阵阵驼铃声声回响,手捧漂亮的五色沙,任思绪纷飞,好像穿越了千年,回到了那个热闹非凡的丝路繁华之际。

这次的行程特别辛苦,全程加起来坐大巴车的时间将近40小时,不过看似枯燥乏味的路程却充满了欢声笑语。会员之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记得最长的一段车程长达八九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结合自身特长,主动交流分享,从丝路文化到珠宝鉴赏、户外运动、绘画艺术等等,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涉及面不可谓不广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断提问,有问必答,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最能带给大家惊喜的是团员中的一位小盆友—COCO!她今年上四年级,一路上乖巧可爱,似乎挺害羞的模样,她用手中并不起眼的单反相机给每个人都留下了精彩的瞬间。不仅如此,她还为大家说了几段快板,COCO的快板说得极好,配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说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大家不由得捧腹大笑,漫长的车程因为她的存在变得丰富和生动。

我们COCO小盆友拍的人物特写照片可是相当棒呢!小编忍不住要好好夸夸了~

一路的研学虽然辛苦,却并不枯燥,活动中有很多或温暖、或感动、或搞怪、或呆萌的瞬间让我们无比留恋。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些丰富多彩的花絮呢?小编已经等不及要告诉大家啦!

七天的时间眨眼而过,最后一天,我们依依惜别,共同感恩、感慨、感动着。返程途中有四位参加本次活动的团员加入了协会,这是对协会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在行程中会员们彼此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还在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ms/205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