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美食 >> 新奥斯曼主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平行历史之
年,突厥人奥斯曼一世挥师西进,创立了奥斯曼帝国。在之后近六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逐渐发展成为横跨亚非的庞大帝国;尔后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落后于西方,遭到渗透、入侵和分裂,直至年最终解体,深刻影响了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在某种意义上,土耳其可被视作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的直接产物,始终保有奥斯曼帝国的帝国记忆和历史遗风,其建国之后奉行的对外政策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近代以来,土耳其的外交思想大体经历了“泛突厥主义—凯末尔主义—新奥斯曼主义”的转变。
泛突厥主义是十九世纪晚期兴起于鞑靼知识分子之间的社会思潮,旨在联合突厥语民族,成立“突厥民族共同体”,以抵御沙皇俄国的打击迫害。一批泛突厥主义代表人物被迫流亡到相邻的奥斯曼帝国。由于“泛突”思想正好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得到帝国上层的大力推崇,逐渐发展成一股追求建立“大突厥斯坦”的意识形态,得到了土耳其青年党的大力追捧。
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坚持“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领袖”原则,不再致力于统辖阿拉伯和中亚地区,而是同苏联、希腊等国发展友好关系,体现出一种由“帝国”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这一政治经济理论体系包括共和主义、民粹主义、世俗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六大原则。
年,现任土耳其总理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带领正发党上台,执掌土耳其权柄至今。“新奥斯曼主义”是埃尔多安上任以来大力推行的外交政策,其核心内容体现在把土耳其置于穆斯林和突厥世界的领袖地位,认为其是欧亚大陆的权力中心。正如中国学者宋斌所指出的,“新奥斯曼主义的目的,是要调整冷战后泛突厥主义追随西方的外交路线,力图转变加入欧盟失败的尴尬局面;利用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的影响,推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外交,改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介入中东事务,企图把土耳其打造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大国。”(载《南京师大学报》,年第3期)。
在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两次转向中,帝国的概念起先兴起,然后褪去,在新时代又再次回还。这个过程催生了一连串的问题:新旧奥斯曼主义之间有何不同?奥斯曼主义在多大程度上为新奥斯曼主义提供了历史渊源?最重要的是,新旧奥斯曼主义,将对地区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各国起到何种影响?年,伊拉克历史学家塞亚尔·杰米勒的著作《新奥斯曼主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平行历史之间的裂痕》(由阿拉伯政治研究中心出版)或可为上述问题的思考提供灵感和解答。
阅读
推荐
《新奥斯曼主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平行历史之间的裂痕》
塞亚尔·杰米勒著
阿拉伯政治研究中心
年
在本书开头,塞亚尔·杰米勒开宗明义地阐释了标题中“平行历史”的含义。在他看来,所谓平行历史,即“两个或多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着相同的过去。”十六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的四百多年内,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始终处于“共生”的状态。直到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这段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平行历史”也出现了裂痕。
由此,塞亚尔·杰米勒对新奥斯曼主义给出了如下定义:“新奥斯曼主义是当代土耳其利用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平行历史为土耳其外交政策服务的伊斯兰政治实践。”
学界指出,前任土耳其总理艾哈迈德·达武特奥卢所倡导的战略纵深理论和“零问题外交”理论是新奥斯曼主义的理论支撑。有阿拉伯媒体认为,塞亚尔·杰米勒此部作品中最具创见、最为重要的部分,即就达武特奥卢《战略纵深》一书中观点展开的批评。《战略纵深》提到,土耳其力争重回阿拉伯地区,试图在该地区恢复“奥斯曼遗产”。这种观点基于“土耳其同中东和欧洲都不同的政治文化”——奥斯曼的政治结构延续了近三个世纪,比同期的欧洲和阿拉伯国家都要稳定。《战略纵深》满足了一部分亲土耳其派读者的喜好,出版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受欢迎。
泛突厥主义游行活动
塞亚尔·杰米勒指出,达武特奥卢的著作昭示了土耳其重回中东地区的大国雄心。他分析称,《战略纵深》之所以受到广泛追捧,是因为它“点燃了一种阿拉伯式的浪漫幻想,挑动了不少人长久以来的梦想:复兴伊斯兰帝国历史上的辉煌。”不过他随即尖锐地指出,这些读者并没有察觉土耳其“战略纵深”背后的真实意图。
塞亚尔·杰米勒认为,达武特奥卢在书中提到的“零问题外交”对邻政策大体来看是成功的。然而除此之外,“战略纵深”理论的大部分观点触发了以巴尔干地区为代表的众多地区精英团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在他们看来,奥斯曼帝国思想的回潮是“当今时代毁灭的根源”,这和他们历史上经历过的民族主义革命不无关系。
鉴于此,塞亚尔·杰米勒在书中点明,“在利用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之前,要先对历史进行新理解和新叙述,不能按照如此幼稚的方法利用历史。”他表示,土耳其不能只拘囿于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好坏掺杂”,且“新奥斯曼人”(指土耳其人)事实上很难恢复奥斯曼帝国昔日的影响力。
作者还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失败治理经验同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统治经验做了对比。他指出,“奥斯曼帝国事实上阻碍了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发展,压抑其活力,导致其经济社会状况的恶化,从而使腐败、饥荒、物价飞涨等问题层出不穷,阻断了改革的道路。
总体而言,塞亚尔·杰米勒并不看好新奥斯曼主义的前景,不过他也客观地承认,随着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执政权力不断巩固,在未来几年中,新奥斯曼主义依旧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主调,其具体举措或有微调,然而整体态势仍将如此。
作者简介
塞亚尔·杰米勒,伊拉克历史学家,于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多哈阿拉伯政治研究中心教授。著作有《奥斯曼人与现代阿拉伯建构》《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从奥斯曼主义到世俗主义的复兴与现代化》《领袖与阁下:帕夏、奥斯曼人和阿拉伯复兴者》《新奥斯曼主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平行历史之间的裂痕》等。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