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风景 >> 卢文晓校友在ldquo现代物流与供应
导读
年9月6日,十载供应链,链接同学情——“智慧供应链与物流十年新变革”主题论坛暨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班”十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动在徐汇校区浩然举行。1期校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联谊会创始会长,江苏派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文晓作为学员代表致辞。
大家上午好!值此硕果盈枝、丰收在望的美好时节,非常荣幸地受邀与大家再次相聚,参加“智慧供应链与物流新变革”主题论坛暨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班”十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动,共同分享“十年供应链链接同学情”的喜悦与荣耀。
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于年11月29日开设“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研修班”,这在国内高校是首创,我有幸担任了1期班的班长,今天与大家聊聊我的体验。记得开班的第一堂课《供应链战略》,马士华教授的讲课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十年来,为这个课程授过课的老师前后有16位,为这个班做过教务管理的老师也有9位。刚才,欣闻历经十年至今已开设到二十期,培养了近千名物流与供应链的专业人才。依托课程的积累,年1月8日,海外教育学院“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联谊会”正式成立,承蒙时任院领导的厚爱,本人又担任了首届和第二届联谊会会长,使得我有机会与联谊会理事们一起,边摸索边实践,为班级学员们建设一个交流、学习、互助的联谊平台。首期班刚开学时,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一家大型光伏企业任副总裁,那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对光伏市场严重影响的后震荡期,欧美银行对项目依然惜贷缓贷,而欧美电站投资方对项目成本和交期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着必须从长期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迅速转型的痛苦选择。如何再造供应链以适应剧烈变化了的市场?是摆在我这个分管副总裁面前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因此,在学习期间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始终是我的信条。记得整个学习期间我没有缺过一节课,每次在课堂上就我所关心的、面临的实际的问题点,结合课堂理论与老师、同学展开探讨交流,寻求答案,梳理思路,课后迅速落实到我的企业的管理实际之中,并及时与主流的同行企业管理层沟通协调,统一在欧美的市场商业步调。为贴近客户、缩短周期、敏捷交付,我迅速在荷兰,美国,澳洲,日本建立了仓储及分拨中心。在国内,与企业总部所在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业内第一个围绕产业链的专门的光伏产业园区,协同招商引资,实现原材料的就近生产配套和VMI管理。同时扶持国内厂家,推动BOM材料和生产设备实现国产化替代。随着国内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兴起和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承诺,光伏行业迎来蜕变,迅速登顶世界之巅,向世界展示出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到年底,中国光伏的累计装机已经达到1.75亿kW,占全国电力总装机(19亿kW)的9.2%。对比年和年的装机来看,全球光伏电力年新增装机增长倍,中国年新增装机增长了多倍。中国光伏全产业链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3%。光伏产业化技术世界领先,实验室的世界纪录中国企业稳居前几位,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率也达到了90%。供应链是企业的核心关键,早在年人民日报就撰文指出“要振兴实体经济,让做实业有前途,有钱赚,既要智能制造,也要接地气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制造》以及工业4.0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理念的促使下,我国的供应链行业向智能、绿色、高效转型升级的干劲不可谓不大。目前,很多先进的供应链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供应链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编码、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传感器、RFID(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络、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供应链系统的集成应用,从而采用智能决策,实现敏捷响应,快速配送,已经成为供应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设高度信息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成为制造企业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年来,海外教育学院“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国内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广泛认可,不仅加强了国内本土企业中高层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素质,开拓了企业家与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国际视野,也推动了行业领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此,我也衷心期待我们这个高级研修班课程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地知识迭代,理论创新,为国内相关行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士答疑解惑、拓展思路,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力的金牌课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