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对淮安的水,甚是羡慕。
说到淮安的水,就不得不说说淮安的京杭大运河了。其实,标准的说法应该是,京杭大运河淮安段。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千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经查资料才得知,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境内长达68公里,被淮安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她用女神般优美英姿,带着远古的典雅风韵,迤逦穿过淮安古城,为这方沃土送来了蓬勃生机和姹紫嫣红,成就了淮安新兴旅游城市的地位。
大运河进入淮安后,在淮阴水利枢纽处分为两支,一支为古运河,亦称里运河,它西起淮安市区西侧的淮阴船闸,至楚州区南端的淮安船闸,是一条具有防洪、排涝、供水、通航及南水北调输水任务的综合性利用河道。另一支为新辟大运河,为里运河裁弯取直另辟的新河,起于淮阴区杨庄,至楚州区与里运河汇合,目前,主要作用是航运、灌溉和区域排涝。该河在淮阴枢纽分别与里运河、二河、盐河、废黄河交汇,在淮安枢纽分别与里运河、灌溉总渠平交,与淮河入海道立交。
对大运河的感性认识,是从看有关狄仁杰的电视连续剧时就开始有了,真正对大运河的认识,是在淮安学习期间,专门骑上车子,在大运河两岸骑行时开始的。
到淮安学习时,一直就想看看大运河的本来面目。第一次是从徐州坐汽车到淮安,在进入淮安市区时,经过了运河大桥,从车窗内瞟了一眼。第二次接触大运河,是专门利用早上六点骑车去“拜见”。由于,地理位置不熟,问到一位年轻人,结果被引到了里运河,里运河不是当地人所说的大运河。那天早上也因上班时间到了,就没有再去寻找心目中想见的运河。
第二天,继续骑车去找,结果找到了。大运河里的运输船只真的是很多,一派繁忙的运输景象。为了更亲近她,我就沿着大运河河堤两岸骑行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此后,每当我带队去瞻仰周恩来故居的时候,我总会把同事们带到大运河的城市段去拍照留念,因为车不能在路上停留时间太长,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地看上一眼就离开了,一直都想在大运河里乘船游玩,终因时间原因而未成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