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美国阿富汗事务特使扎尔梅·哈利勒扎德(左二)和阿富汗塔利班创始人之一毛拉阿卜杜勒·加尼·巴拉达尔(右二)参加和平协议签署仪式《环球》杂志记者/陈鑫(发自喀布尔)
3月9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这一天,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举行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就职仪式,而他的竞争对手、政府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声称自己才是总统选举获胜者,于同一天举行“总统就职仪式”。两人就职仪式的举行地,仅一墙之隔。
就在这一幕发生不久前,阿富汗迎来了和平的微光——2月29日,美国政府与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然而,阿富汗安全局势随后并未好转,全国多地遭遇袭击。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塔和平协议签署后,阿富汗内部谈判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结果直接关系阿富汗能否真正实现和平。从目前情况看,阿内部和解进程或许比美塔谈判更为艰难。
19年战争贻害
按照和平协议,美国承诺在天内将驻阿美军规模从1.3万人减少到人,而剩余的美军和北约联军士兵将在14个月内撤离阿富汗;塔利班则承诺不允许其成员以及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其他组织成员,利用阿富汗国土威胁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时间回到年,美国在“9·11”事件后,以塔利班窝藏“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为借口出兵阿富汗。
当年的塔利班在美军的雷霆打击下迅速垮台,但没过几年便卷土重来。自年起,塔利班重新开始在阿富汗境内活动,并逐渐控制了许多农村地区。即使在政府军控制的大城市,塔利班武装人员也多有渗透,频繁发动针对北约联军、阿富汗安全部队以及阿政府机构的恐怖袭击。
年底,北约驻阿联军结束作战任务,转而为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培训、咨询和协助,联军规模也从巅峰时的13万人逐渐缩减到如今的1.7万人。然而,随着联军规模不断萎缩,而阿富汗安全部队又难以真正承担起维护安全的重任,塔利班势力范围不断扩张。到目前为止,塔利班控制区的规模已经占到阿富汗国土面积的近一半。
不仅如此,在东部楠格哈尔等省,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日趋活跃。该组织发动恐怖袭击更倾向以平民为目标,袭击造成的伤亡也更加惨烈,有的恐怖袭击甚至还遭到塔利班的谴责。
近年来,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不断恶化。即使是相对安全的大城市,例如喀布尔,恐怖袭击事件也时有发生。近年来最为血腥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要数年5月31日发生在德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门口的汽车炸弹袭击,造成多人死亡,多人受伤。爆炸还波及中国驻阿富汗使馆、新华社喀布尔分社等机构。
连年战争也让阿富汗民众深受其害。据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统计,仅在刚刚过去的年,各类暴力冲突就造成逾1万名阿富汗平民伤亡,其中死亡人数超过人。而自年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开始统计平民伤亡人数以来,截至年,阿富汗平民伤亡总数已超10万人。
内部困境
仗打了19年,但对美国来说,似乎始终没个尽头。这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战争,已经让美国付出了2万多亿美元以及多名士兵丧生的代价。
但回报是什么呢?美国《纽约时报》年12月刊文称,得到的结果是:塔利班实力不断增强;鸦片产量增加4倍;本·拉丹被击毙;大部分阿富汗人生活在贫穷之中。
但美军想要体面离开,并不容易。自年10月起,美国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务特别代表扎尔梅·哈利勒扎德率领的团队,就开始在多哈与塔利班代表团展开艰苦谈判。年9月,就在双方达成和平协议草案,即将签署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塔利班袭击导致美军士兵死亡为由,叫停了谈判。尽管双方的谈判后来得以恢复,协议最终达成,但还是历经了许多波折。
然而,和平协议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美国或许可以挥一挥衣袖离开阿富汗,但和平并未真正回到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在和平协议签署后不久,塔利班就恢复了对阿安全部队的袭击,结束此前的“减少暴力活动”期,且袭击力度较之以往甚至还有增强。自3月2日夜间至5日白天,塔利班武装人员在北部、东部及南部多地对阿安全部队和平民发动袭击,造成至少17名阿安全部队士兵、12名当地警察和3名平民死亡。
此外,美军还在3月4日对塔利班武装人员发动了和平协议签署以来的首次空袭。尽管驻阿美军发言人桑尼·莱格特强调,这是“一次旨在破坏袭击的防御性打击”,但局势的不断升级还是令外界对和平协议的前景感到担忧。
据阿富汗黎明电视台报道,塔利班高层在给基层指挥官下达的命令中称,和平协议是塔利班与美国签署的,因此塔利班武装人员不得袭击美军和北约驻阿联军,但可以恢复对阿安全部队的袭击。
有分析认为,塔利班之所以敢于大张旗鼓地恢复对阿安全部队的袭击,或许是摸准了美国急于从阿富汗抽身的态度。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指出,特朗普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从阿富汗撤军,无论塔利班是否遵守和平协议,他都有可能决定从阿富汗彻底撤出,以便为选举服务。
政坛僵局
作为美塔和谈的第三方,阿富汗政府的地位在和平协议达成后显得越来越尴尬。美国未与阿富汗政府达成一致,便在和平协议中同意释放名塔利班囚犯,引起阿富汗政府的不满。阿富汗总统加尼3月1日说:“释放塔利班囚犯属于阿富汗政府而非美国政府的职权范围,我们与美方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
此外,阿富汗政府内部也日益陷入政治纷争之中,难以协调对塔利班的统一立场。年9月28日举行的阿富汗总统选举一直到年2月18日才宣布最终结果:现任总统加尼以50.64%的得票率当选,竞争对手阿卜杜拉获得39.52%的选票。
但阿卜杜拉一方指责加尼团队在选举中舞弊,并自行宣布当选总统。阿富汗政坛的矛盾因此变得异常尖锐,阿卜杜拉与加尼互不相让,双方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这也进一步影响到阿富汗政府统一立场参加与塔利班的阿人内部对话的能力。一些阿富汗议员表示,他们收到了两份就职仪式邀请函,但无法决定参加哪一场。
这一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年举行的上一次总统选举中,进入第二轮选举的加尼和阿卜杜拉就互相指责对方舞弊,导致选举陷入僵局。一直到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从中斡旋,才促成两人达成妥协,组建民族团结政府,由加尼出任总统,而阿卜杜拉出任政府首席执行官。但这一次,双方都已明确表示,不会接受民族团结政府的安排,这使得僵局更加难以化解。
此次总统选举的合法性与代表性也饱受质疑。阿富汗独立选举委员会称,在多万阿富汗登记选民中,只有约万人参加了总统选举的投票,投票率仅为约20%。如此低的投票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阿富汗的真实民意,确实要打上一个问号。
此外,塔利班也对此次总统选举提出反对,认为这是一次“虚假”和“伪造”的选举。塔利班还说,考虑到阿富汗问题的敏感性,宣布加尼当选新一届总统是与当下的和平进程相冲突的。
和平前景不乐观
其实,究竟谁能出任总统并代表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举行直接对话,早已不是首要问题了。
根据和平协议,塔利班将从3月10日起与阿富汗各方举行阿人内部对话。阿富汗政府将在会谈前释放大约名塔利班在押人员,塔利班则将释放大约名阿政府方面人员。由于塔利班坚持要求将释放名塔利班囚犯作为举行阿人内部对话的先决条件,因此,阿富汗政府拒绝放人的态度令阿人内部对话能否如期举行变得扑朔迷离。
3月9日“总统就职仪式”前,美国曾分别游说加尼和阿卜杜拉,希望避免出现“平行政府”对峙局面,显然没有谈出结果。塔利班发言人3月8日称,原定于10日举行的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间对话很可能无法如期举行。
有阿富汗分析人士认为,阿人内部对话是阿富汗恢复持久和平的关键。而眼下,美方需在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之间扮演重要角色,促成阿人内部对话的举行,这其中首先就是解决塔利班囚犯释放的问题。即便阿人内部对话顺利举行,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之间也存在一些根本矛盾,需要耐心协调。
塔利班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有分析人士指出,塔利班高级头目拉苏尔所领导的派别已经明确表示不承认美塔和平协议。因此,塔利班高层能否有力管控基层武装人员的活动,将决定塔利班对和平协议的遵守情况。
此外,塔利班在和平协议签署后对阿安全部队发动的频繁袭击也表明,要想实现和平并不容易。在美军和北约联军逐渐撤退的情况下,塔利班将拥有更多向阿富汗政府叫板的底气。美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向阿富汗政府提供必要支持,将决定阿富汗未来的安全形势。
另外,在塔利班与美国达成和平协议后,“伊斯兰国”的威胁进一步凸显。能否遏制该组织的发展将是阿富汗能否恢复和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来源:年3月1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ts/2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