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姚言理想,是她的ldquo国rdq

发布时间:2021/8/20 13:57:17   点击数:
北京主治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台湾《印刻》初安民大哥说去乌镇了,才想起来是木心美术馆开馆的日子。随后,又看到同在乌镇的刘瑞琳朋友圈里说,整整十年了,她满脑子里都是细节。

从年1月木心第一本中文简体著作《哥伦比亚的倒影》出版起,木心与刘瑞琳的“理想国”便有了不浅的交情。年5月,刘瑞琳第一次到乌镇,由陈丹青带着拜见了木心。年2月,她第二次到乌镇,有幸住木心家里。“八种木心新书整齐排在壁炉边的柜子上”,都是她出的书。年,第一届“理想国”文化沙龙,她本想敦请木心到北京跟读者见面,终因其身体原因,没能成行。年12月,她与陈丹青到多哈,第一次与木心美术馆的两位设计师见面。年12月木心去世,她从南京直奔乌镇殡仪馆,与先生最后告别。年12月,陈丹青率出版社所有参与编辑整理《文学回忆录》的同事在乌镇领受《新周刊》颁发的年度图书奖,他们第一次在乌镇开始整理木心先生的遗稿。年5月,刘瑞琳再赴乌镇参加木心故居纪念馆开幕仪式。年11月15号,木心美术馆正式开馆,出版社带着通过网络招募来的全国各地的50名读者一起经历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刘瑞琳写道,抬头看木心先生,似乎看到先生抿着的嘴角微微动了一下,感觉他想说:哦,你们都来了。

木心,惟“她”独有,因为陈丹青。

这其实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标题甚至可以为《她,与一位作者的十年》。

对,木心只是她众多作者中的一位。还有很多。

比如白先勇。年白先勇策划推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刘瑞琳获得台湾远流出版社授权得以推出白先勇策划主编的同步记录《姹紫嫣红牡丹亭》,书总共印了1万多册,谈不上畅销。但她的团队因此成为了白老师的义工,随他一起推广《青春版牡丹亭》。年白先勇文集出版,白先勇给这套文集写的序言叫《牡丹因缘——我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瑞琳团队张罗媒体宣传、新闻发布,投入几个月的时间,协助完成《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的摄影展布展工作。年,《青春版牡丹亭》圆满演出了场,随后,白先勇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父亲生平的研究中去,年,《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出版。此书缘起于年刘瑞琳赴台湾出差,到白先勇寓所拜访,看到桌子上有十几本影集,于是动员他精选老照片并配上说明文字。几经折腾,时隔7、8年后,繁简体终于同时出版。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接着,南京学术研讨会,读者见面会,大学演讲,为期三个月的“白崇禧与近代中国图片史料展览”也随着举行。再随后,挥师桂林,回到白崇禧的故乡,召开了一个集合两岸研究者的有关白崇禧将军在30年代的广西建设的学术研讨会。接下去,重庆、武汉、广州、上海、西安、长春……活动前后跨度两年,凡是白崇禧将军曾经留下重要足迹的地方,都一一造访。年,刘瑞琳出版了《关键十六天》,讲述白崇禧和台湾二二八事件的关系。从年至年,又是一个十年,是出书的十年,研讨会、演讲、展览、读者见面会的十年,更是友情的十年,这个十年还将延续。

在乌镇,石板上走自己的路。

另一个作者,杨奎松。“年年底的时候,杨奎松的夫人黄娜约我,趁我去深圳出差,我们见面并详谈了杨老师的书的出版。”对于这样一位已经有多部著作在市场上流行的重量级学者,“理想国”能否给出新意、呈现新貌?刘瑞琳团队找来他的全部著作和大部分文章,整个年春节期间,大家分头阅读,上班后再反复斟酌讨论,最终提炼出“革命”这个概念,统领杨奎松关于中国革命史的四部最重要的著作。这个方案得到了认可。随后,她出版了他的新书《忍不住的关怀》。随后,“理想国”的出版和他的研究,渐渐同步,进入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年9月,“理想国讲堂”开启,杨奎松首讲。面对着现场多个观众,虽然开着冷气,他的衬衣都被汗水浸湿了。后来,他花了多少时间,修改了多少次稿子,差不多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年6月7号到6月13号,杨奎松一口气做了名为“历史评价的尺度”八场讲座,连他自己的博士生都感到惊讶:他既不是讲国民党史,也不是讲共产党史,而是围绕着“文明”这个概念梳理自己最近若干年的思考,表达自己研究历史的心得。依然是注重史料,但他引用的大量都是欧美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电影方面的材料,也包括近几年的许多社会热点。“在严谨的外表,我们看到了他内心蕴藏着的巨大激情。我们也才发现,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一个现代史学者,这其实只是他的冰山一角。”

杨奎松夫人后来说,“理想国”,选对了。刘瑞琳总结这个“对”字:“我想这个对,不是说我们出杨老师的书,比从前卖得多了几本。而是说,我们做事情的方式,我们对于品质的追求,以及我们对于文化理想的一种坚持,得到了作者的认可。在这个基础之上,作者可能会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甚至超越自己。”

梁文道,有常识,有知识,更有认识。

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梁文道。现在一说起“理想国”,大家都觉得有两员护法大将,一是陈丹青,一是梁文道。这么说当事人可能不满意,不过外界的看法也是一种事实。他与“理想国”结缘于9年《常识》的出版,书一举成为公民阅读的一个标志性读物。年第一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梁文道成为活动的创意总监并做了全程的主持人。年第二届沙龙,他从头主持到尾,三天。此后,凡是重要的活动,“理想国”就自然而然地请他做策划、主持,按刘瑞琳的说法,他自然而然成了“理想国”不拿薪水的同事了。经他推荐,“理想国”出版了港台作家舒国治、骆以军的书,他又理所当然地为这些书写序言,并在新书宣传时站台吆喝。

许知远,一路甩着头发走来。

为了把零散的推荐做成一个有结构、有意义、有前景的项目,也为了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读者介绍来自不同文明、文化的观察和思考,年“理想国”组织推出了“理想国译丛”,梁文道与许知远、刘瑜、熊培云一起成为了这个书系的主编。他们负责遴选书目,推荐译者,撰写导读,帮助推广……梁文道为这套丛书,起了名字Mirror。每本书虽然来自不同作者,不同语言,不同主题,但封面都有一个大大的不同字体的M。同年,“理想国”成立理想国基金会,筹备做“理想国讲堂”,梁文道不但担纲策划、主持,甚至帮忙写宣传文案。年梁文道和“理想国”一起策划推出了“看理想”视频节目,并亲自主持了“一千零一夜”节目。用刘瑞琳的话说,梁文道之所以愿意这么一步步与“理想国”合作,除了他们文化观、价值观趋同,更重要这是一个靠谱的团队,梁文道的想法能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对,继续下去,就是开花结果……以至于收获的季节了。

陈丹青,坚如磐石。

刘瑞琳说,编辑最大的难度,不是面对书,而是面对人。人永远都比书重要,也永远都比书难。

如果说这些年她成绩斐然,这一条则是她的上方宝剑。用她的话讲,起初,作为一个出版机构,一个商业机构,我们未必会有那么明确的文化使命感。然而,当越来越多优秀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汇聚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们的思想、主张、情怀,便渐渐凝聚为“理想国”的某种气质。受其熏染,我们也渐渐意识到出版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使命,也是它最大的价值,就是继续一百多年来未竟的启蒙事业。

与书互为背景,能不美吗。

认识刘瑞琳有七八年了,记得最早是我所在报纸《阅读周刊》的版面上推荐北京贝贝特的一本书(书名忘了),当时还不识刘瑞琳为何人,只是发了一个短信告知,几秒钟后,她电话打了过来表示感谢。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书似一股清新之风,在循规蹈矩的出书常态下显得有那么一点旁若无人,一点剑走偏锋,一点孤芳众赏。这些年,他们动静也越来越大,各种奇招,各种名头,各种跨界,你刚看了上一条新闻他们在哪里搞了活动,下一条新闻就是他们又推出一个什么新鲜玩意,一路向上。某年一月初到北京参加图书定货会,寒风冷冽的会场门口,我抬头,是刘瑞琳修长的身影,她站立着,像一尊雕塑,精神头十足地迎接活动嘉宾。年1月,北京环球贸易中心会议大厅,资中筠、章诒和和杨照的一场“时代与人”理想国文化沙龙举行,我在第一排就座。她戴了一条巴宝莉围巾,不疾不徐地上台介绍三位重量级来宾,措辞得体,风度十足。资中筠章诒和的书都交给她出,《资中筠自选集》于年出版后,摘得当年很多好书榜的年度十大好书。年她的《老生常谈》又交给刘瑞琳。章诒和的《邹氏女》、《杨氏女》、《刘氏女》情罪系列,也由“理想国”出品。

杨照,故事照亮未来。

与杨照和刘瑞琳在出版社附近一家菜馆吃饭,是一个极冷的天,饭后大家走路去北京环球贸易中心会议大厅,边走边聊,随意提到广东深圳。刘瑞琳说女儿正在珠海上大学,她有机会就去探探班,深圳也常去,有很多朋友。三年后年8月深圳书城一个选书会,我们在贵宾室聊天,她说女儿已到国外学习了。“理想国”与深圳的朋友合作成立了“理想国基金会”。“深圳的晓昱给我介绍了一位企业家,他觉得我们做的事情让人敬重,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些资助。当然,他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他还发动朋友们弟兄们一起来,最后我们成立了理想国文化基金会。首批推出的项目是‘理想国译丛’和‘理想国讲堂’。”“说实话,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位企业家,更谈不上什么关系,但当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印象很深,他手里拿着一本叶企孙的传记,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于这位中国物理学的一代宗师的尊敬,以及对其遭遇的慨叹。接下来我们谈书,谈文化,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叫杨向阳。”她说自己挺懒的,不愿太折腾,事情一件件做就是了,不必说。

这些年,我梳理了一下她做的事情——

有她,就有《温故》。

年至3年,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老照片》主编。

3年10月进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年创办品牌“理想国”,“理想国”作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员之一,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策划组织文化活动,开发影视作品与文创产品。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举办的文化活动过百场。

年9月,首届“理想国文化沙龙”举行,一场论坛和六场对谈(共13场),嘉宾阵容强大,有陈丹青、资中筠、葛兆光、郭于华、贺卫方、梁文道、刘瑜、骆以军、马世芳、聂永真、欧阳应霁、舒国治、王军、吴思、小宝、熊培云、许知远、杨东平、杨奎松、杨照、张铁志、张鸣……

年9月,第二届“理想国文化沙龙”,主论坛分别以“世界向中国开放还是中国向世界开放”、“时代的青年还是青年的时代”等为主题请文化大腕展开讨论,文化沙龙则以“改变教育现状的动力在哪里?”“底层关怀与中国乡村社会”“权力及其限制”等主题展开探讨。三场大论坛、十二场沙龙、两场露天演出,汇集40余位作家、艺术家和创意人士畅谈理想。

年理想国基金会成立。同年推出了“理想国译丛”和“理想国讲堂”。

年与优酷土豆合作推出“看理想”文化类视频节目,由梁文道担任策划人、张亚东担任音乐总监,第一季三档节目有:梁文道《一千零一夜》,深夜重读经典;陈丹青《局部》,一起观看、洞见艺术的世界;马世芳《听说》,聆听台湾流行乐陪你走过的日子。其后,贾樟柯、杨照、蒋方舟以及其他很有分量的文化人士也将参与。“做视频,应该是出版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延伸。按照我们的理解,‘出版’的本分或者说天职,就在于将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与观念公之于众。”刘瑞琳还说,“我们不仅仅是来做视频的,我们还是来改变视频的。”

做视频,还有改变视频的雄心。

此话听之有某种宣誓的味道。过后,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清晨一睁眼就收到了柳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ts/223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