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特色 >> 向现代物流企业迈进龙门车务段盘谷寺车
盘谷寺车站虽然是一个地处偏僻的四等小站,却深受周边客户青睐,货运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
盘谷寺车站虽然有着千分之十三的长大坡道,却安全生产长期稳定,货物运输保持着高效畅通。
盘谷寺车站的成功,除了他们独特的服务之道、营销之术、管理之法外,还同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密不可分。
他们是如何打造这支队伍的呢?采访当天,在车站技能演练室,车站值班员马兴民正同几名职工利用休班时间,进行接发列车演练。站长李传波介绍说:“职工除了日常的业务理论学习外,每月每班组要进行两次演练,模拟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这是雷打不动必须坚持的。”
盘谷寺车站虽然仅有48名职工,他们的知识结构却参差不齐。该站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通过管理层带头学,班组长讨论学,职工定期学等形式,形成了学习岗位业务和现代物流知识的风气;通过名师讲课、集中培训、共同工作的方式提升每一名职工的学习效果。
在提高职工素质方面,他们以“岗位技能达标”和“双岗双考”活动为载体,积极为职工搭建平台。在职工提职、定职、改职方面认真把好“自主申请、班组评议、考试竞聘”三个环节,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位置。同时,为新分来的大学毕业生合理安排实习岗位,双向选择师傅,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员的高素质还体现在团队的高度协作配合上。
运转和货运两张皮特别容易造成效率低下,货运这边如果不管运转是否有车,是否能装,职工盲目报货源,往往造成有货无车的现象,让铁路失去信誉。对此,该站特意告诫货运职工,要知道空车什么时候对位,装车大概什么时间能够全部装完。货运部门和运转部门必须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相互了解、密切配合。
“在我们车站,每名职工对岗位上的知识不允许说不知道,在业务上都能做到精一、会二、懂多门。”李传波信心满满地说。
“空车什么时候对位?”“装车大概什么时间能够全部装完。”一次,当一名货运内勤被问得摸不着头脑时,李传波感到货运、运转衔接出现了问题。被问者作为货运内勤职工,没有及时了解现场作业进度,没有准确给值班员汇报现场装卸情况,就会造成值班员运输组织滞后,从而造成作业效率低下,这是打造高效率团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该站要求每名职工都要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在熟悉自己本职业务工作的同时,要熟知其他岗位业务,提高作业效率。
盘谷寺车站人员少,职工工作量大,人员多数是一专多能,记者采访期间,感到职工并没有因为工作辛劳而懈怠,相反却人人心态良好干劲十足,这与车务段、车站的“暖心工程”密不可分。
车站位于太行山下,风沙较大,附近专用线煤炭堆积较多,刚洗好的衣服晾出去转眼就变成了“非洲黑”。在车务段的支持下,该站在全段率先建起了全封闭式“阳光”晾衣房。“这个晾衣房还有速干效果呢。”正在晾晒衣物的车站货运员王凤欢说。
“星期一,米饭,土豆鸡块、红烧排骨、青菜、豆角、鸡蛋汤;星期二,炸酱面;星期三,饺子和炒面……这么小的车站伙食还真不错,真没想到。”读着食堂窗口贴的食谱,前来办理业务的一位货主啧啧称赞道。 职工举办生日会集体送祝福,单身宿舍覆盖wifi,安装净水器改善水质,成立食堂管理委员会提高饭菜质量……一项项“暖心工程”,为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车站还注重培育典型,他们每月举行背规大赛,年轻职工争相参加,每季度选出的冠军再参加车务段的技术比武。刘笑辰是一名刚入路的青工,他在努力学习业务的同时,积极运用手绘的形式服务安全生产和运输经营,并成为济源市第二届年度新闻人物。
盘谷寺车站锻造出的高素质职工团队,保证了他们货运业务顺利开展,也保证了安全局面长治久安。他们的成功启示我们,沿线小车站,也能大作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