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佳士得隆重呈献贝聿铭及卢爱玲夫妇珍藏

发布时间:2022/7/9 20:40:30   点击数: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当贝聿铭获邀翻新巴黎卢浮宫时,这位在过去50年间备受推崇、举世闻名的建筑师的反应很明确:“你不可以改动卢浮宫,那是一种亵渎。”

他最后的解决方案破格而简单——他在卢浮宫的前庭中央兴建起一座玻璃金字塔,隐藏了位于地下的博物馆入口。当时外界曾批评这座玻璃金字塔是现代主义对十六、十七世纪建筑的入侵,但如今它却已然成为大胆、高科技未来主义的象征,彰显出贝聿铭在建筑里揉合艺术、历史与文化的独特风格。

贝聿铭夫妇在香港,年。CourtesyEileenandI.M.PeiFamilyArchive

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Boulder)到卡塔尔多哈(Doha),贝聿铭设计的宏伟建筑遍布全球。年,他获颁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Prize),也是首位获得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PraemiumImperiale)的建筑师。他深信艺术的力量和对知识的探求能改变个人和社会,这个信念也体现在他所打造的无数文教建筑中。

11月及12月,佳士得将分别于纽约、香港和巴黎举行的秋季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战后及当代艺术、亚洲二十世纪艺术和中国书画等一系列拍卖中,隆重呈献贝聿铭与妻子卢爱玲(另名卢淑华)悉心搜寻的艺术珍藏。精选拍品还将于巴黎(9月13至17日)、香港(10月3至6日)、洛杉矶(10月15至17日)及纽约(11月1至13日)进行预展。

贝聿铭夫妇生前与多位艺术名家交好,因此藏品中亦不乏出众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作品,以及战后及当代艺术大师的杰出画作。这批珍藏既富有历史意义,也满载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贝聿铭夫妇和艺术家好友对于创意思维在现代社会所扮演角色的共同信念。

藏家

贝聿铭年生于中国广州,时值俄国革命。年代,他负笈美国修读建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的父亲对他说:“留在美国吧,战争和革命即将在中国爆发。”

贝聿铭最初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并在那里的图书馆里首次接触到了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Style)大胆新颖的线条。国际风格是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和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等欧洲建筑大师发起的建筑革命,强调形态与功能的结合,彻底摒除多余的细节。

贝聿铭对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和菲力普?强生(PhilipJohnson)工作室创作的直线形态深感着迷,他们都非常重视建筑在社会生活中里扮演的角色。年11月,柯布西耶到访麻省理工学院时,贝聿铭曾与这位颠覆传统的建筑大师对谈了两天,他后来更形容这两天“可能是我修读建筑过程期间最重要的两天”。

贝聿铭夫妇在巴黎卢浮宫,至年摄。摄影:FrédéricREGLAIN/DIVERGENCE

年,贝聿铭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遇见了他最重要的支持者、人生伴侣兼缪思卢爱玲。卢爱玲的外祖父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父亲则是麻省理工学院第一批华裔毕业生之一,她从卫斯理学院(WellesleyCollege)毕业后与贝聿铭结婚。

卢爱玲说服贝聿铭跟她一起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进修,在那里他认识了流亡美国的格罗皮乌斯(Groupius)和马塞尔?布劳耶(MarcelBreuer)。年轻的贝聿铭从包豪斯始创人格罗皮乌斯身上学会了纪律,布劳耶则教会他何谓人性——贝聿铭后来解释道:“在任何创作过程中,他总是把人和生命放在第一位。”

贝聿铭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翼,年摄。摄影:?MarcRiboud/MagnumPhotos

贝聿铭的首位客户是传奇房地产大亨威廉?泽肯多夫(WilliamZeckendorf)。至年代期间,即便在他凭借科罗拉多州创新的粉红色建筑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而扬名立万后,他依旧持续为泽肯多夫工作。

身为中国知名银行家之子,贝聿铭在面对如杰奎琳·肯尼迪(JackieKennedyOnassis)和法兰索瓦·密特朗(Fran?oisMitterrand)等身份显赫的客户时同样不卑不亢,在面对大型建筑项目时则冷静自持,并致力于令设计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李可染(-)为贝聿铭62岁寿辰而创作的《不老松》,年作。将于11月26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呈献

贝聿铭明白建筑讲究平衡。年幼时的他很喜欢跟随母亲游览宁静的中式庭园和深山寺庙,他简洁的几何设计也体现出儒家人伦及社会和谐的思想,为生活忙碌的现代人开辟休憩的空间。

年代,贝聿铭夫妇已与多位欧美现代艺术大师成为好友,并开始收集艺术品用以点缀他们位于纽约曼哈顿和凯托纳(Katonah)的家。他们也大力支持赵无极和许士骐等中国艺术家。

赵无极(-)《27.3.70》,年作。将于11月23日在佳士得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呈献?ZaoWou-Ki/ArtistsRightsSociety(ARS),NewYork/ProLitteris,Zurich;野口勇(-)《地上框架》,年构思,年铸造。将于11月14日在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日间拍卖呈献?EstateofIsamuNoguchi/ArtistsRightsSociety(ARS),NewYork

贝聿铭夫妇育有三子一女,分别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和贝莲。在强调创意思维和个人探索的教育氛围下,旅行、艺术和同艺术家交流成为贝家生活的重要一环。

艺术

贝家在曼哈顿的家和凯托纳的乡村别墅里放满了尚?杜布菲(JeanDubuffet)、巴内特?纽曼(BarnettNewman)、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Calder)和亨利?摩尔(HenryMoore)等艺术名家的作品。卢爱玲更凭借过人的慧眼,将两人带入杜布菲和雅克·利普兹(JacquesLipchitz)等人的工作室,直接买下多件作品。

雅克·利普兹(-)《弹吉他的男人》,年作。?JacquesLipchitz.AllRightsReserved-TheEstateofJacquesLipchitz.将于11月12日在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日间拍卖呈献

他们的女儿贝莲记得贝家与纽曼夫妇(BarnettandAnnaleeNewman)特别熟稔。她说:“安娜丽(Annalee)就像我的奶奶,她就住在对街,在她离世前,我每天都会为她做饭。巴内特(Barnett)去世后,她把他的一些溜溜球和领结送给我留念。”

贝家也经常拜访彼时定居巴黎的杜布菲。“他在写给我的信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贝莲回忆道。

威廉?德?库宁(-)《棕与白》,约年作。将于11月13日在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呈献?TheWillemdeKooningFoundation/ArtistsRightsSociety(ARS),NewYork.;弗里茨·沃特鲁巴(-)《小型坐像》,至年作。将于11月12日在佳士得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日间拍卖呈献

贝聿铭夫妇与艺术和学术界的联系从不局限于欧美创意运动,他们和中国的作家、建筑师、艺术家和学者同样关系密切,这从两人珍藏的大批书画作品和书信中便可见一斑。

赵无极是贝聿铭的老朋友。“我视他为叔叔,很荣幸能在年纽约亚洲协会赵无极作品展开幕时分享我与他过去的点滴。”贝莲表示,“他是一位正直的君子。”

移居纽约后,贝聿铭夫妇很快便成为美籍华裔社区备受尊重、极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他们经常和张大千深入交流,三人同样热爱艺术和美食。

贝聿铭夫妇在纽约家中,约年代摄。摄影:DennisBrack/BlackStar。艺术品:?ArtistsRightsSociety(ARS),NewYork/ADAGP,Paris;AllRightsReserved–TheEstateofJacquesLipchitz

俞平伯和许士骐(其妻为贝聿铭堂姐贝聿玿)等艺术大师也与贝聿铭夫妇志同道合。许士骐不但赠送作品给贝聿铭,更曾和他一同合作设计园林项目。

无论是与艺术家交谈还是和子女在家中,贝聿铭夫妇一直都把艺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通过每一个感官欣赏,家族的每一代人也都应该参与其中。因此,他们会亲手触摸、处理和讨论家中珍藏的雕塑、模型和其他艺术品。对他们而言,与人共赏才是艺术的真谛。

贝聿铭夫妇深信艺术必须融入生活,并在社区(不论是一个小家庭或整座城市)内蓬勃发展。他们的珍藏重视与艺术家的关系,而非纯粹累积作品。就像贝聿铭幼年所徜徉的古代中式庭园一样,艺术是让人沉思的通道,而非最终的目的地。

贝聿铭年轻时曾造访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的家,并到访亨利?摩尔(HenryMoore)位于英国的工作室,亲自委托对方为达拉斯市政厅(DallasCityHall)创作巨型雕塑。在贝聿铭夫妇举行的一场场热闹派对和晚宴上,艺术家和建筑师总是与其他文化先锋聚首一堂,互相交流。

贝莲形容父母收藏艺术品的方式“十分自然而低调”,并强调她从来没有意识到“墙上的画原来出自名家之手。”

她说:“我的父母并不在意艺术品的价值,也不会为得到一件作品而特别兴奋,更不会以物主的身份讨论所收藏的艺术作品。他们不过是收藏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作品。”

贝聿铭夫妇强调艺术家与观赏者之间的关系,而他们的子女不论身处本国还是海外也坚守此信念,并成为贝建中、贝礼中及贝莲从事艺术、建筑、教育和慈善工作时的宗旨。

建筑

这位举世闻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视野大胆而创新,70年来曾创作出无数棱角分明的建筑巨作。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Boulder)的现代主义建筑到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这些几何形建筑都是当时的开创先河之作。

以下将会介绍出自贝聿铭之手的部分创新建筑,先有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后有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翼和达拉斯市政厅,当然还包括巴黎卢浮宫著名的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在晚年时谈及建筑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强调“建筑必须是演变、而非改革过程中的一部分”。

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年。摄影:?EzraStoller/Esto

年代

年,高瞻远瞩的天文学家沃尔特?罗伯兹(WalterRoberts)邀请贝聿铭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海拔6,呎的洛矶山脉上兴建一座研究中心,年轻的建筑师被眼前壮丽的景观和罗伯兹的“低效益建筑”的设计概念所震慑,毅然接受了这一考验。

他从大自然寻找灵感,使用当地独有的材料兴建研究中心,为现代主义写下了“一套全新的法则”,却也与恩师格罗皮乌斯推崇的流畅功能性设计背道而驰。

KipsBayPlazaApartments,从第一大道东侧纽约大学医疗中心向西望的两座大楼鸟瞰景观,摄于年1月。纽约市博物馆。摄影:WurtsBros./纽约市博物馆。X.7.1.

在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得到纽约房地产大亨威廉·泽肯多夫全力支持,后者更委托贝聿铭设计位于曼哈顿市中心的公寓大楼。

“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房地产开发商。”贝聿铭回忆道,“他对金钱并不太感兴趣,反而对做一些令人感到兴奋、满足自我的事更感兴趣。”

他们最成功的合作项目之一当属粗野主义(Brutalist)建筑KipsBayTowers(上图),两座蜂巢式长方形建筑物设有落地窗户,与附近的十九世纪联排别墅和低矮住宅意外地毫无违和感。

年代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翼。摄影:?EzraStoller/Esto。艺术品:?TheHenryMooreFoundation.AllRightsReserved,DACS/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qh/240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