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體會ldquo那些rdquo沿途

发布时间:2021/10/5 16:24:38   点击数: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太过匆忙,急于到达那“目的地”,反而少有心思去体会那些沿途的风景,和用心才能体会到的美。继上一篇的“梦非洲”之后我们继续随着白玉在“去非洲”的文字里一起慢慢行走~”[壹]

—在路上—

人生第一次坐这么久的飞机,去到这么远的国度,我悄悄的鼓励自己要勇敢!在去几内亚的路上,一想到从没有飞过这么久,心里就发慌起来,一切都是未知。

(我、大力、Mucha在香港集合一起出发)(第一程飞机的夜里我闹肚子睡不着,给爱丽丝们写卡片)(多亏有我最爱的音乐)(在多哈转机时与元媛汇合)

第一次坐将近十小时的飞机,并没有如愿以偿睡着,原因大约是肠胃不适,起飞后两小时飞机送餐了,是预约好的中华素食套餐,味道很不错,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开始跑厕所工程,肠胃不适就很难入睡了,整个胃连同胸腔都不舒服,看电影已经看到眼睛老花,这时候爱丽丝们拯救了我!幸好我准备了大量的明信片,计划利用漫长的路上时间来给久违的爱丽丝们写信,有意思的是当开始给爱丽丝写信之后,跑厕所的频率就降下来了,估计是一开始跑厕所心里也有点紧张,写信的时候转移注意力了,身体放松下来肠胃就慢慢恢复了爱丽丝是我的药,不能停!

我们坐摆渡车离开机场的时候,瞬间闻到了海风味,温度很舒服,估计青岛要六月份才会有的温度,趁着等摆渡车我使劲闻了又闻,多吸点海风储备在身体里吧!

见到Sibo老师的一瞬间,心里大石终于落地。我们一行人分两路被老师们接回家,坐在车上,欣赏车窗外神秘的黑夜,空气弥漫着燃烧稻草的味道。西非,我们来了!

(卡萨布兰卡转机时女人们买买买)

(大家在Sibo老师家的天台上和影,左起:白玉、Sibo老师、Mucha、元媛、Epizo老师、大力)

—到家了—

车子在夜色中飞驰,转眼间到了Sibo老师的家。门口坐着几个陌生的脸孔,七手八脚把我们的行李都搬了进来。老师们帮我们安排房间,我与元媛住在了一楼,大力在二楼同一方向,Mucha在二楼另一头,听说大力对面住着Sibo老师在悉尼的学生。当我们慢慢安顿好躺下来,已经是清晨5:00多了。长途跋涉加上不太习惯陌生的环境,大家睡的都不太踏实。

(我和元媛的房间)顶楼望下去的厨房区,厨娘卡蒂在准备餐食

迷迷糊糊中听到大喇叭播放的类似古兰经的吟唱声,想起万万老师说起过彻夜不停的大喇叭放歌曲,想必非洲人民都是不怕吵的。刚觉得迷糊睡着了,却被窗口的一阵巨大鼓声惊醒,我的妈啊!什么情况?难道窗户外面就是教室吗?巨响的鼓声有墩墩还有Djembe,是老师们在练习?感觉不太像啊……元媛起身窗帘拉开偷瞄了一眼外面,妈耶,果然教室就在我们窗外,并且她还看到了一个美背,有着一头乌黑搭肩短发的美丽女人映入眼帘,莫非就是Sibo老师悉尼的得意门生?看来她正在上课,我们在一顿错乱中模糊挣扎着起了床,我对这位美丽背影的悉尼女人充满了好奇。

(Sibo老师房子外观)(Sibo老师家的餐厅)如果说享用美味的法棍面包是这个周五早上最满足的事,那么认识那位拥有美丽背影乌黑秀发的神秘女人,是让我的周五感到无比快乐的事情!她叫Sarasa,妈妈是日本人,爸爸是中东人,她不仅有着美丽的背影乌黑的秀发,还有着精致的轮廓鲜明的五官,我在见到她的第一瞬间就深深喜欢上了她!她对早上鼓课把我们吵醒表示抱歉,我们对半夜抵达叽叽喳喳影响她休息表示抱歉,双方都十分友好礼貌。(我与Sarasa)周六懒懒的上午,正当不知道要干点什么消遣一下的时候,听到窗口好多人在讲话,我坐不住赶紧跑出去,看到Sibo老师在教大家苏苏语呢!同时坐在窗外教室里的还有一群不认识的朋友,但我知道他们就是帮我把行李搬进来的人,还在停水的时候帮我们打水。经过介绍,我们互相认识了,个子不高但非常爱笑的是papa,个子高高脸宽宽的是amara,又高又瘦的是hali,带着一副金边眼镜的是bouba,胖胖的是pepe,同时我们还被取了苏苏语的名字呢!我的名字是Aicha(艾伊莎),元媛的名字是Kati,哈佤的名字就是苏苏语,所以没有变,大力的名字是fangta(芳塔),Mucha早就有苏苏名字了Aminata,Sarasa也有了苏苏名字,katicha(卡蒂莎)。我们也给他们取了中国名字,借鉴于Sibo的大棉裤,我们有了新主意,小苹果是papa,莱阳梨是hali,西红柿是amara,大西瓜是pepe,西兰花是bouba。在互相起名活动结束之后,苏苏语教学活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Sibo老师和其他伙伴们用对话的方式教了我们很多句子,例如“谢谢你,谢谢你们,谢谢大家,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一般般,好的,不行…”这些苏苏语也算是第一次来几内亚收获的一笔财富!让我用它们每天跟老师们问好!这点我会做到!

开始互相认识的那一天,我们为对方起了有趣的名字,我的非洲名字Aicha也在那一天诞生

在我们百般无聊周六下午,老师终于发话了,说晚上去看演出,但是在比较远的市中心那边。大家激动的赶紧出门了。可没想这一路经历十分坎坷,遇上交通大堵塞,在科纳克里,有很多大的市场,每经过一个市场的时候,马路就会被堵的水泄不通,似乎几百年没遇到过这样堵车的我们一个个都晕车了,而我似乎是最没有受到影响的一个,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开着车窗看外面的时候,发现了这座城市最令我心动的地方:人们的微笑。这里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满街拿着商品兜售的人,男女老少,只要市场附近会堵车的路段就会密密麻麻出现很多人拿着各种商品兜售,每当他们售卖物品看到车子里的我,都会有惊讶的表情,可能因为看到外国人,所以当我对着他们微笑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对我微笑,还会过来跟我握手和问候,甚至有的年轻人会跟随着我们的车缓缓前行,有时候一群顶着物品的孩子跟了好长一段路,我们跟彼此再见了无数次,即使那样我也还不想跟他们再见,真希望可以再次见到!遇到大塞车的我们飞速行驶中拍的街景天色已晚,人们在马路中间的安全岛上走着出门前的全家福到科纳克里这几天清晨都没有早起床,周日的早上,我第一次早起来到顶楼,被眼前宁静的美丽的景象感动了,一个人呆呆的站了很久。一个方向可以看到山,山上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一些房子,格外漂亮;另一个方向可以看到远处的连绵起伏的群山,若隐若现,楼下有一片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几只狗,狗妈妈刚生了一窝小狗,这些小狗仔深深的牵动着Sarasa的心,她每天都在张望小狗狗们,晚上听到小狗们的叫声让她很担心狗妈妈没有照顾好它们。院子里还有很多鸟,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珍奇的鸟,但即便是普通的鸽子,颜色也与国内不同。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棵参天古树,我梦想有一天可以到那棵树下去看看房子北面有一个加油站,那里有一个小卖店,后来是我们经常去补给零食饮料的地方露台的轮廓在晨曦中分外细腻

远处的山被云雾环绕着

周日上午,老师发布今日活动公告,去一个有水的地方玩,还可以游泳哦!我心中一喜!虽然不会游泳但我也带着泳衣来的呢!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抵达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潭清泉,年轻的男人女人们随着背景音乐放松的在岸边或水里跳舞,我被这一景象迷住了,心里顿时开了花,大家真是享受,随时随地有音乐相伴,随时随地跳舞唱歌,真让人心旷神怡!离开时我们在背后那座叫大象山的脚下合了影,愉快的周日结束了。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周一充满了期待!接下来的一周学习会是什么样的呢?跟去年无锡的camp一样吗?都有哪些老师来教我们呢?一切都很神秘,无比令人期待!

几内亚街头到处可见这样顶着一大堆物品的报废的车子妇女们头顶着一大桶橘子,我们也买了几个来尝尝看,原来几内亚吃橘子是咬一个小口,用挤的方式吃完的。我们在大象山前合影[2]

超级学霸模式开启

在开始进入西非音乐学习之旅后,经常被身边同学夸为“学霸”的我,起初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因为我从没觉得自己是学霸类型,只不过比较喜欢学习而已。后来逐渐接受大家的赞美,我想,我也会用努力来使自己配得上这个称赞。

在第一章里,我带大家一起从中国飞到了几内亚,感受了淳朴的西非风情,带着大家“参观”了我们的住所,认识了住在我们房子里的非洲朋友们,经历了非洲交通大堵塞,去了几内亚的中国餐馆,现在,我要带大家走进我的学习之旅。跟上我的脚步哦!

周一,我们的课终于开始了!早上第一节课的时间是9点,但我在6点半就从蚊帐里爬出来洗漱了,在美丽的清晨里感受西非之旅给我带来的快乐。在几内亚,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里的水质无法达到通过烧开就能安全的喝下去的程度,如果我们要喝水,就一定要买指定厂家生产的饮用水。所以在非洲生活的日子里,我们珍惜这里的每一滴水。7点半,我来到了二楼的餐厅,我会开始一项烧水的工作。首先我会用剪刀剪开一袋袋的饮用水,倒入一个烧水壶里,再用燃气炉烧水。早饭已经在桌上摆放着,是我们在国内完全吃不到的非常好吃的法棍,它味道松脆;美味,另外我还会泡一杯红茶,在几内亚生活的这一个月里,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跟Sarasa到三楼的露台一起看着远处的秀丽的风景,分享早餐,风景带给我们的“享受”,这是我们的秘密约定。8点半,早餐用完了,回房间稍稍休整一下,我们来到了底楼的小院子,这里被精心设计过,精致的顶棚为我们遮住日晒雨淋,围墙上也有很多通风的孔洞,墙壁上画着Sibo老师,以及很多古老的乐器,这些乐器都来自音乐史官家族。我们六个姑娘在9点钟,准时坐在了院子教室里。这里有序的摆放着很多djembe和墩墩,以及一些长条凳子。老师们依次坐在自己的乐器面前,大家非常高兴的看着彼此,想着这一刻是多么神奇和来之不易。每天的第一节课就是集体鼓课,分别有Epizo老师和Sibo老师来教授我们不同的几内亚传统曲目。从9点到10点半,我们不停的打鼓。因为在所有乐器配合的音乐里太享受了,所以我们经常忘记手已经充血肿胀,击打的速度越来越快,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通过这个练习,我们的手臂肌肉越来越结实,我也渐渐体会到非洲鼓手们那结实发亮的肌肉是如何形成的了。

鼓课

鼓课后的手

舞课

Makity带着Alya一起上舞蹈课

十点半下课后,短暂的休息(大约只有10分钟),我们的集体舞课开始了!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位非常年轻,充满灵气的男舞者,Makity,他是几内亚当地小有名气的一位年轻艺术家,他的口头禅是Nakana!就是超厉害的意思。我们跟着他一天天的练习着,我的体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前几天跳几分钟就胃痛到一旁休息,逐渐到能从头跳到尾。在非洲跳舞有很不一样的感受:整个院子的音乐家们为我们奏乐,我们光着脚丫,踩在院子的地上,感受着鼓点震动着大地,就像它的脉搏。我就在这声势浩大的鼓乐中尽情跳着,忘记了我是谁,忘记了我在哪里,忘记了时间,只有心随着音乐跳动。但是……现实会被饥饿唤醒。舞蹈课结束已是12点半,挪回房间洗个澡,倒到床垫上就已经累成一摊泥。休息一会后我们坐在餐厅里感觉饥肠辘辘,等啊等,饭菜还是没有来,都已经下午1点半了,厨娘还在烧菜,除了我们这些外来人,没有人显得非常着急吃饭,原来在非洲,大家午餐时间是下午2点左右。午餐之后,当大家回房间小憩的时候,我开启了下午学习进程。首先是非洲木琴Balafon课,这节课不是集体课,如果你想学习,只需交学费,老师会单独教你演奏传统的木琴曲目,这些曲目通常跟我们所学的鼓乐和舞蹈紧密相连。这时候,我会抗着其中一台老师借给我使用的Balafon到露台上做准备,泡两杯茶,一杯给老师,一杯自己享用。一小时飞速的过去了,当我还沉浸在木琴曲子优美的旋律里的时候,楼下一阵鼓乐响起,原来下午的鼓课开始啦!下午3点,我们每天的第二节鼓课准时开始!起初几天,我们还斗志昂扬,觉得脑子很好用,能记住所学的节奏。然而一周两周过去了,我们学的曲目越来越多,每一首曲子的编排也是相对复杂的,我们脑容量有些不足,开始混乱,迷失在正在打的节奏里,每当老师考验学生记忆力的关键时刻,大家都向我投来期待的目光,似乎只有我能为老师们带来欣慰的答案,证明学生们是有记忆力的!热浪滚滚的中午终于快过去了,这时候赢来了下午课的高潮——墩墩舞课!这是Epizo老师非常喜欢教授我们的一种舞蹈,让舞者把鼓和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从中感受到节奏和力量。天气也随着太阳西下而慢慢凉快一点点了,这时候的我们,一个个面红耳赤,衣服湿了干,干了湿,T恤上留下了不同形状的盐渍。每当下午的墩墩舞课,附近放学回来的孩子们都会集中的小院子门口,齐刷刷的看着我们,其中有两位跟我相同名字的小女孩,看来这里的Aicha真是很常见的一个名字啊,她们都非常漂亮可爱,有时候孩子们会在院墙外面喊我的名字,我会在院墙上的洞洞里向她们挥手问好。

练琴时光

几内亚的夜空很美,因为这里的光污染比较少,尽管空气由于燃烧垃圾而污染严重,但星星还是比我在上海看到的要清晰的多。当音乐家们吃完晚餐,在院子外乘凉聊天的时候,我的最后一节课——非洲竖琴课开始了。我和几位同学把老师借给我们的竖琴进行调音,这是一个不怎么愉快的过程,因为竖琴有21根琴弦,我们需要非常熟练的知道每一根弦的音高,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耐心的一根一根来调音,有时候刚调完左边的音,要去调右边时,左边又需要再调一遍,如此反复多次之后才能稳定下来。学习一整天的我们,体力消耗很大,脑力就更别提了,练习时的我偶尔会陷入一种半睡眠状态,为了不加速催眠自己,我练就了新的技能——不看琴弦绝技!只要不盯着琴弦看,就不容易头晕眼花,也不容易睡着,其实,也更容易弹的准确,因为没有了视觉的辅助,所有的音都需要靠手的感觉去摸索,手上的技能就增强了,我也因此获得了双眼的解放,可以在练竖琴时,欣赏我身边的风景。晚课上,我欣赏被风扇吹动的窗帘;清晨复习时,我欣赏对面屋顶的鸽子;周末练习时,我欣赏露台上花花绿绿的布裙子……我真喜欢这门绝技啊,它让练琴的时光更美好。

Kora课Kora课和同伴[3]

有一天,Epizo老师对大家说,简单打个包,咱们要去一个海边村子学习生活几天!我们都很兴奋,还开始期待着村子的模样。这天,只见一辆面包车停在院子门口,所有房子里的人都开始搬运,大家七手八脚几乎把家都给搬了出来。再看这面包车,车顶上一层又一层,层层叠叠起码三层高,车里也不例外,大家一个挤一个坐进去,像是肉夹馍,却丝毫不影响我们期盼的心情,我们在这种期盼中踏上了去往海边村子的旅程。

当我们抵达村子的时候,凉爽的海风和海边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难得的“净土”,我们所居住的首度科纳克里已经被污染围堵,而这里因为人少,环境舒适多了。我们迅速安顿好住处,便开启了村子的学习生活。在这里,不仅能在巨大的芒果树下跟着老师打鼓,还能体验双脚踩着细细的沙土跳舞,感受那种与大地相接的美妙感觉。在这里的海边时光令我难以忘怀。

在村子的海边

在村子里的早晨

在村子里上课每个周末,都是我们繁忙的外出日,有时候老师会带我们去首度最负盛名的演出场所Fougoufougou,这里有科纳克里人气最高的演出团体,每周定时有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我们在这里看过几场演出,享受着科纳克里夜晚的海风,和美味的晚餐。这里显然是老师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遇到自己的发小,拥抱自己的朋友们,我看到老师们的眼睛在发光,他们真的非常快乐。当然,这里最多的还是外国人,来看演出的几乎都是参加各个大师工作坊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看到亚洲面孔觉得分外亲切。fougoufougou演出fougoufougou演出

有时,老师会带我们去拜访曾经到过中国的Moustapha老师,他的舞蹈教室就在市中心繁华地带,我们去那里拜访他,观摩他的舞蹈课,老师看到这些熟悉的中国学生,也非常高兴。拜访了Moustapha老师,不远就是市中心的一个歌舞团排练地,这里集结着最好的表演团队成员。这天,我们来看Makity的团队排练,但由于堵车,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团队最后的一点彩排。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优秀的表演团队,里面有一位女舞者,她的舞姿深深吸引着我,我们一直看到这个团队排练结束,我上前拥抱了她,那时,我还不知道我们日后有更深的缘分。

墩墩巴爬梯是不能不去看的!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椅子摆了里三层外三层,鼓手们就位后,开始奏响Dununba音乐独特的节奏,坐在圆圈里的人们一个个上前展示自己的舞步,跟鼓点对话、对垒,她们每个人都非常投入,非常快乐,她们在会用身体说话,表达自己。

看墩墩巴爬梯看Moustapha老师的舞蹈课国家剧团的演出是高规格的,我们在离开几内亚之前,有幸欣赏了一次。演员们佩戴者各式各样的面具,象征着神、动物,让我很好奇每一个节目背后的传说故事。在国家剧团的乐手们,除了有很高水准的演奏之外,也有相对草根团体更高的修养。相信他们因为乐团而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也把本国的音乐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国度。看国家剧团演出演出场地的小动物在离开几内亚,回到上海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从魂牵梦绕的科纳克里走出来,无论是听到好似墩墩上面牛羚的节奏的水流声,还是照镜子看到自己黝黑的皮肤,都让我知道我的非洲魂感应到了它的存在。我开始无限想念那里的每个人,每顿饭菜,每个瞬间几乎都被音乐填满。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会再回到那片炙热的土地!

终点的美好皆因沿途的风景;

沙漠的美好皆因水井的出现,

人生的美好皆因过程的美

“云层日志记录有光有温度的日子‘观照’在我们行走的路上……”

文案

耿白玉

编辑

江奕霖

设计排版

一然

策划

云的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qh/2269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