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气候 >> 纳米比亚南半球星空红沙漠死亡谷非洲五
林宥嘉出新歌了,变成了粉红色男孩,可真好啊,今天就配他的歌吧,与主题不符
首次踏上非洲大陆:如何拍摄星空?南半球的银河看起来为什么比北半球多?纳米比亚的沙漠为什么能呈现红色?真实的狮吼?全面的纳米比亚浪,详见本文。正文字数字,多图警告。
———没有想到,踏上非洲大陆的愿望竟然在一个春日的午后被毫无预兆地安排了。
那一天,我正跟一位美丽的朋友逛公园看花,她提到正跟朋友们规划去纳米比亚,我当时眼睛就亮了,简单了解了一下时间和预算,就拍板准备去了!
第一部分路线介绍行前准备
带队仙女的预规划路线,之后在旅途中又增加了鲸湾的冲沙和回首都路上的喂豹子:
6.16起飞,6.17白天抵达温得和克,当晚宿首都温得和克酒店
6.18前往红沙漠,宿Sesriem营地帐篷
6.19红沙漠,宿Sesriem营地帐篷
6.20前往鲸湾,宿鲸湾海边酒店(booking可定)
6.21鲸湾,宿鲸湾海边酒店(booking可定)
6.22从鲸湾去埃托沙国家公园,宿Okaukuejo房间或者营地帐篷
6.23Gamedriveat埃托沙国家公园,晚上继续宿Okaukuejo
6.24回首都,时间是6.24晚上飞或者6.25白天飞回去
Booking是一个全球可用的订酒店民宿平台,跨国旅行强推。机票平台我们对比了一下,国内用携程、去哪儿都靠谱,海外推荐skyscanner,可以查到全球各大航空的机票信息。
纳米比亚拍星空比较著名的箭袋树森林在南部,这次没有去,对拍星星非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安排,但一定要注意下时间。
行前没有打任何疫苗,纳米比亚不是黄热病区,也不强求拿黄本才能签证。至少提前一个月办理纳米比亚签证,是见过的世界上最简陋的签证了,只有一个章,蹭蹭就会掉,连个漂亮的贴皮都不给我。
去程卡塔尔航空,中转多哈,第三部分会进行补充。
第二部分摄影
南半球星空、红沙漠死亡谷、非洲五大动物、沙海相连火烈鸟
这部分就是小摄影师的日常啦!
设备清单
1
Canon6D机身
2
16mm-35mm超广角镜头,风景经典头
3
mm-mm长焦,主要为看动物准备,租于支付宝,租金60+rmb/天
4
一只50mm1.8人像镜头,没怎么用到,可能因为超广角那只更显瘦
5
三脚架:淘宝上最便宜的多的三脚架
6
CameraConnectApp,远程快门
另备大疆无人机一只,准备拍沙海相连的奇景,但失误把电池装进托运行李里被没收了……
关于脚架:没来得及研究好脚架该怎么买只能带旧的,担心不稳,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人纳米比亚是个遍地沙子的国家,把三脚架往地上一戳一按,直接被沙子固定住丝毫不晃(手动狗头)。去其他地区,还想用相机拍星空的话还是准备一个质量更好的脚架吧,夜晚的风会吹到你怀疑人生,不过我见过小伙伴用华为拍也不错哦,脚架要求就小多啦(华为的朋友们广告费打一下谢谢)。
01
南半球的星空
6.18日晚,在红沙漠露营时拍到了人生第一条银河拱桥。16mm-35mm,七张拼接,后期能力不佳暗影明显,又因时间撞上农历十六,月亮很快升起,对星空成像产生影响,右半段效果就很差了,最后的成像还是逊于肉眼观察效果。
人的肉眼还是能明显感受到,纳米比亚看到的银河密度、宽度比之前在北半球空气质量好,维度也相似的地区要大很多,能感到视觉上巨大的震撼,哪怕我在新疆无光污染地区长大常看到银河也惊叹到嚎叫,从没见过这么浓密宽广的银河,几乎占据了半个天空。后来查询了下天文学资料,解释是如果沿着地球的赤道面把地球切开,银河中心是位于南半球一侧的,所以从南半球可看到银河系的部分,要大于北半球,所以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看到的星空,也要比北半球同纬度更加丰富。如果有其他专业解读还请不吝赐教。
ios0,长曝50s,7张通过Photoshop拼接
简要分享下星空拍摄的要点:
具备星空能力的摄影器材:建议全画幅相机,广角镜头,三脚架,备用电池,快门线或者手机控制软件。
基本天文知识:太阳系的位置由于并不在银河系正中央,而是在猎户座悬臂上,再加上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地球朝向的角度会影响银河的观测。银河拱桥全景拍摄建议4-7月(3月太低,8月太高很难拍到拱桥了)。
为避开月光污染,尽量选择农历二十五到初五间拍摄,一定要看看日历,看看日历,看看日历!!!南北半球虽然月相有异但满月时间都是十五。这次我们抵达红沙漠露营地刚好是农历十五、十六两天,看到时间我打开日历看了看,感觉不太妙啊,当时心理竟然还有点侥幸希望南半球跟北半球满月时间不一样,地理大概是还给老师了。所以这次拍星星的时间非常紧张,月亮一升起来长曝光亮的跟白天一样。
带好御寒的衣物。六月(冬季)纳米比亚白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但沙漠地区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巨大,晚上要准备棉衣、保暖的鞋袜手套。能拍摄到高质量星空的地方很多是夜晚风大气温低,如国内新藏内蒙云川等地的景区,之前在新疆、内蒙游玩的时候,都有叫同行的朋友穿好羽绒服,大家起初不太相信夏、秋季节有这么冷,等半夜或凌晨出门的时候,裹着羽绒服直喊“真香”。拍星空需要在一个地方停留两小时以上,体感温度会更低,准备保暖鞋袜,保暖手套可以在需要拎着在野外挪动、站立的时候保护住身上的热量不被交换掉。
好体力好身体:写到最后又回来补一条,平时还是要多锻炼,夜间拍摄要抵御已经玩儿了一天的疲惫、抵御寒冷、背着器材爬山。
速成教学成果copyright?Jacob
这就是月光太强的夜晚拍星星的后果,不过也别有一番意境。
摄于埃托沙公园内02
红沙漠
6.19日早,我们六点多起床开车到沙丘边等待日出。来之前我看过其他摄影作品,沙丘整片红色光影很迷人,但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比较难,司机小哥停车永远停在45号沙丘,拍都拍腻了,这天早晨车路过小沙丘们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附近有座沙丘应该比较适合构图。车停后我拎着两个镜头开始靠近那座小沙丘,眼看着就要日出了,走来不及只能撒开丫子跑。在旷野上狂奔可真好啊,参照物是远处的沙丘,跑到累死也像在原地,边跑拎着的超重的镜头还不断打到我的胯骨上,都青了!!
十几分钟后,我终于为mm的长焦镜头找到了一个构图还不错的角度,此时沙丘被朝阳笼罩,刚好呈现出明显的明暗分界线,此时沙粒的红色非常惊艳。这成为这场旅行我最喜欢的一张成品。
而这次奔跑,也让我好像回到了初二那年早晨骑车去上学,路上看到朝阳升起,忍不住停下来倚着车子看了五分钟夕阳的过去,是今年上半年的高光时刻了。
红沙漠为什么是红色的:纳米比亚沙漠由西到东从浅黄色逐渐变化为红棕色,其主要的致色因素是沙粒表面的红色包裹物,不同颗粒表面红色包裹物的量存在差异。——纳米比亚红沙漠沙粒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著名的45号沙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傍晚在山顶看夕阳,俯瞰非洲大地,是会让人豁然开朗的体验。作为一个自然人观察地球,看太阳落于天际,看大地归于平静。
03
死亡谷
死亡谷,是位于纳米比亚苏索斯维利盐田里的一片令人惊叹的白色粘土洼地的名字。它被视为地球上最不适宜生存的地区之一。到0年前,这里遭遇旱灾。沙漠移动形成沙岩,阻断河流流入,失去水源,树木逐渐死去,变成今天这样一副副干枯的躯干。
死亡谷周围的沙丘也同样很有名气,其中有一座沙丘高达米,是这个地球上最高的沙丘,人们叫它BigDaddy。
高温、龟裂的地面
孤立死去的树干,三三两两的游客是谷里唯一的生命
从停车场走到死亡谷,大约0.5-1小时,我们前往的时候还是早晨气温不是很高,但还是能感受到太阳的暴晒。为了拍照女生们都把外套脱掉露出胳膊,但实际上拍完照的下一秒就会冲向衣服把防晒服穿起来,因为紫外线实在太强烈了。等到中午离开死亡谷的时候,沙子已经变得很烫,这还是南半球的冬天,可想而知夏天正午的沙漠会热到什么程度。
03
埃托沙国家公园非洲五大
埃托沙国家公园,是此行我最期待的项目,因为:谁还不是看动物世界长大的呢!“春天来了,又到了……”咳咳。
看动物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公园安排的六人一辆敞篷越野车,越野车配向导至于为什么不怕被狮子吃掉,可以理解为公园里有很多羚羊可以吃,狮子没必要攻击可能有抢的人类。向导比较了解公园里各地点动物分布的情况,每天早晨和晚间共三场,肉食动物常在白天睡觉晚间活动捕食,所以安排夜间场追狮子豹子,这些场次都需要提前在前台登记;第二种是自驾车进入公园,如果外地人驾车,可以跟着公园内的车追动物,也可以雇纳米比亚本土常来埃托沙的司机。
敞篷车早晚冷到发抖
让我们先从非洲五大看起。非洲象、犀牛、野牛、狮子和猎豹被称为非洲五大兽。我们超幸运,除了野牛外其他四种都遇到了。
第一天刚进入埃托沙就遇到了一对休息的狮子,在当天夜晚追狮失败后,第二天的清晨,我们遇见了朝阳下怒吼的雄狮!
点击观看:猛狮在线怒吼
早晨没有看到大象,下午又摆脱我们的司机带我们找大象,没想到一下看到二十多头!!没过一会水塘附近
小象宝宝还打滚超可爱
邀请大家观看:翘脚大象
白天的tour远远看到了犀牛,晚上回到住处,我本来想立个脚架在外面拍拍星星,我的房前不远面对的是一片水塘,傍晚来临会有动物来这边喝水,也变成了公园里的一景。晚上住宿区虽然有灯但也不是灯火通明,我站在自己房间附近拍照,背后突然传来一阵阵很低沉的怒吼声。“狮子!”我第一反应是很激动,狮子离我们这么近,转念一想有点危险啊,它会跑到人类驻扎的地方攻击人吗?不过看周围还有游客走动,心想狮子来吃人可能也轮不到我第一个,我还能安心拍会……(每次出行前朋友们都会告诉你陪你拍星星,最后他们都会累到早早回去睡觉,委屈)
后来抵不住内心的好奇,我跑到观看水塘的区域,发现不少人裹着棉衣棉被坐在那里(有些在喝酒),定睛一看,原来水塘边有两头犀牛,低沉的吼声也是犀牛发出的。奈何在下才疏学浅,不知道犀牛的吼声是这样的,当时拍了一小段视频但犀牛已经走远了音效效果不好,就上一张夜间饮牛图吧(犀牛:说的我跟家养牛一样!)
仔细看旁边还有只鸟?想到小时候读到的鸟跟犀牛互利共生的故事
在埃托沙公园里没有幸运地碰到豹子,于是我们报了一个看豹子的小trip,由场地里的向导带着一大箱连骨肉(新疆人表述肉的神奇方式)和我们前往。
豹子:leopard
凶狠,不宜靠近;喜欢把食物拎到树上进食或者囤着
猎豹:cheetah
世界上在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公里,但体力不足短跑仅可保持几百米。幼豹的成活率很低,三分之二的幼豹在一岁前就被狮子鬣狗等咬死或因食物不足而饿死。全非洲的猎豹只有九千头到一万二千头,其中还有大约10%的猎豹是生活在圈养状态下。保护猎豹成为人们的一个任务。
性格较温顺,一般不攻击人(尤其你还喂它),可摸。照片看起来它们还一脸笑意,其实还是很有凶气,爪子搭到车上完全是因为向导在用肉引诱它抬头。
我,摸豹,开心到变丑
摸豹现场实录(不知道为啥录出了我口齿不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