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美食 >> 奥运奖牌榜之外,创造历史的他们
文
周航李晓芳潘小乐
“亚洲人可以跑进9秒85,这个人可能是我”
苏炳添男子百米决赛第六名
25岁被视作短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那时的苏炳添却失去了自信。年亚运会后,他陷入了低谷,跑接力时交棒都交不出去。输得太多,他开始更换起跑腿,但第二年美国冬训,只能跑10秒80,连女选手都不如。当时的苏炳添考虑过退役,他感到浑身有劲,“但一跑就跑不动”。对一个竞技选手来说,这几乎是通往伟大的必经之路,不断自我怀疑、否定,又不断迎接挑战、超越自己。这些都发生在短短数年间。走出那段艰难时光,苏炳添在年达到事业顶峰。他连续刷新室内60米亚洲纪录,又在百米赛道上十天内两次跑出9秒91,追平亚洲纪录。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苏炳添将成绩首先归功科学和专业的训练。新合作的外教全面诊断了他的缺陷,从“股后肌群力量和踝关节力量不足”等体格问题,到起跑姿势不合理等技术问题,都安排了针对性训练。逐渐跑到极限,苏炳添预测,亚洲人可以跑进9秒85,“这个人可能是我。”即使他不行,他也希望,“退役后能带出这样的选手”。顶尖的亚洲田径运动员几乎都有某种使命感。苏炳添曾多次说起影响自己最深的人是刘翔,称他是照亮自己的那道光。启蒙教练杨永强也对苏炳添说过这样一段话:“练短跑的人这么多,但真正有天赋跑上国际水平赛道的人没几个。所以你应该好好练,你要为参加这一类运动的人去做,去挖掘自己。”告别短跑运动员的巅峰期后,苏炳添依旧投入了东京奥运会周期,但伤病开始频繁找上他。年,他伤到腰,缺席了亚锦赛,复出后成绩并不理想,世锦赛半决赛即遭淘汰。伤情严重时,“连腰都不能自如弯直,可能系鞋带、穿裤子这些动作都难以正常完成。”第二年,苏炳添又拉伤了左肩,需要几个月康复。连续受伤,外界不禁担心这位老将的奥运前景。曾有人问苏炳添为何坚持,他回答说,自己也问过美国名将罗杰斯,为何33岁还在跑,罗杰斯说,“为了生活!”“我觉得这个回答特别好,生活不只是糊口,跑步是我们的职业,我们应该把自己能做到的做好,不让家人、朋友、身边的人失望,带动从事这个项目的年轻人,就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做。”他说。为了这份事业,苏炳添一直保持规律生活,每天晚上23点睡觉,早上7点多起床。他不抽烟不喝酒。对一个老将来说,再次站上奥运会舞台,本身已经是意志力和自律的胜利。东京奥运会,当在半决赛跑出惊人的9秒83,历史性闯入决赛,又在决赛再次跑入10秒大关后,苏炳添感到的是无比满足。他说自己没有遗憾了。几天后,接受视频采访,苏炳添说,“我们中国人破9秒8肯定是没问题的。”他停顿了一下,望向半空,似乎有些哽咽,“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做不到了。”
第四个梦
谢震业首次闯入奥运会男子米半决赛
突破纪录的还有28岁的田径运动员谢震业。他以20秒34的成绩,成为第一个闯入奥运会男子米半决赛的中国人。谢震业曾经在年的一次采访中谈到过自己的四个梦想,“首先是希望成为第一个米破20秒的中国人,第二是希望能在单项上进入世界大赛的决赛,还有就是百米破10秒,以及站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前三个梦想都在一项一项地完成。年法国蒙特勒伊田径赛男子米决赛中,谢震业成功突破10秒大关。年7月,英国伦敦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米决赛上,在最后的50米他疯狂赶超其他选手,最终夺冠,成为第一个男子米破20秒大关的亚洲人。同年的卡塔尔多哈田径世锦赛,谢震业获得第七名,在他之前,还没有中国运动员闯入过世锦赛和奥运会级别的世界大赛米决赛。6年前的梦想只剩下最后一个还未实现。谢震业在奥运前的一次采访中说道,“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前面的那个更,其实就是我们所要去突破,去追求的,就是不断地去创造自身的一个极限,和不断地去打破人类的极限。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奇迹的力量,也是我们竞技体育的魅力。”这是奖牌之外,奥运和运动本身带给人类的惊喜与感动。“我把领奖服都准备好了”
王春雨女子米决赛第五名
红色的蝴蝶结在米赛道上翻飞——这是26岁的中国选手王春雨特意挑的,扎在头上,想要一个好运。东京奥运会的首个比赛日,女子米预赛,王春雨获小组第三,成功晋级半决赛。7月31日的半决赛,她戴着红色蝴蝶结跑出1分59秒14的成绩,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晋级决赛。8月3日的决赛,王春雨想起了17年前的刘翔,“我特别记得翔哥说的一句话,谁说黄皮肤的人不能进奥运会前八,我觉得我做到了。”她最终以1分57秒再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拿下第五名,也创造了中国选手首度晋级奥运会女子米项目决赛的历史。但她哭着走到了采访区,头上的蝴蝶结一颤一颤,“我把领奖服都准备好了,所以还是很遗憾。”语气里有失落和不甘。这是一个回老家帮父亲掰玉米棒时,也会将田间土埂当作训练赛道的运动员,来回跑几个回合,累了再到地里掰玉米。王春雨喜欢在比赛中给自己定一些“目标奖励”,比如闯进半决赛时,她决定如果进了决赛,就去奥运村的美甲店做一个指甲。如果在决赛中拼出好成绩,就给自己“买一个包包”。指甲做了,但包包一直没买,赛后接受采访时,王春雨说,从参加国内的各项赛事开始,她就一直用这个奖励激励自己,但从来没有真正兑现。她说,“因为我觉得还有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目标在等着我。”庄户人家的孩子肯吃苦
张冬男子单人皮艇0米第六名
只剩最后米了,张冬奋力抡桨,连续超越两位选手,第6个撞过终点线。这个第6名,教练张福军觉得,意义不亚于苏炳添刷新百米亚洲纪录。和苏炳添一样,张冬在半决赛付出了所有,只休息一个多小时,又驶入决赛航道,决赛成绩稍逊于半决赛。这不重要了。作为国内千米皮艇第一人,25岁的张冬已经完成突破,皮划艇向来为欧洲传统强项,男子皮艇项目更罕见亚洲人身影。十年前,潍坊队教练汪振吉一眼就相中了张冬——15岁的他1米85,高大魁梧,一看就是练皮划艇的好料。第一次坐上皮划艇,张冬就掉进了水里。他回忆,第一周练平衡,自己每天要翻20次。冻冷了,他上岸跑跑步,接着再下去翻。进队60人,只有10个人留了下来。再后来,只有张冬能完成全部训练。“从庄户人家(指种田人家)出来的孩子,肯吃苦。”张冬爷爷张克圣说。话虽如此,这位80岁的农村老人看到孙子的手依旧心疼不已,水泡破了形成老茧,一个叠着另一个。潍坊本地媒体报道,张冬家境不好,特别能吃,一顿饭能吃一大盆,因此身体格外强壮。至今,他的老家村庄收不到CCTV5+信号,张冬父亲舍不得开通付费频道,看比赛要搭车去女儿家。进国家队后,训练更艰辛,最多一次要划40公里,出去20公里,回来20公里,五个小时一直在划。“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又累又饿。”张冬说。今年2月1日,张冬和妻子马青领了证。他们相识于赛场,同为皮划艇选手,马青也参加了本次东京奥运会。赛后,张冬将成绩归功于近几年中国皮划艇与世界全面接轨,“各个项目都在突破,我很幸运能赶上这么好的时代。”男子皮艇项目,张冬队友王丛康和卜廷凯也在东京创造了历史,他们闯入双人皮艇0米决赛,最终位列第八。从激流划向静水
林文君女子米单人划艇第六名
奥运会的划艇赛事一直是男运动员的专利,这或许是因为划艇所需的爆发力与控制力对女运动员来说较难达到。但在东京赛场上,林文君成为中国第一个参加米单人划艇并且进入决赛的女运动员。东京海之森水上竞技场泛着细浪,闪烁着银光。林文君左膝跪在跪垫上,在靠近中央的第六水道等待出发。刚开始练习皮划艇时,林文君所面对的水面远不似这般平静。年,13岁的她在参加市田径运动会时,被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教练林敬伟选中。激流回旋要求运动员坐在皮艇中,用最短的时间通过一段湍急的人工航道,水流落差一般大于5米。训练四年后,林文君陷入瓶颈期。在年省运会比赛失利后,她一度想放弃,教练林敬伟开导她:“一旦现在放弃了训练,那你的运动员生涯就只能停在这里了。”林文君坚持了下来,在教练的建议下转换项目,改练皮划艇静水项目。当时女子皮划艇静水项目还未被列入全运会和省运会的比赛项目中。艇、赛道、规则甚至比赛姿势,对林文君来说,都是全新的。但她开始展现优势,在年亚洲皮划艇静水锦标赛上,林文君获得女子单人划艇米第一名。年,林文君和队友一起参加世界静水皮划艇锦标赛,获得女子双人米划艇冠军。如今,她划到了奥运会赛场。比赛进入后半程,她的桨频由出发阶段的94桨每分钟,逐步下降至82桨每分钟。虽奋力追赶,最终还是以落后于冠军1.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真没想到,女子划艇刚刚进入奥运会,竞争就这么激烈,国外选手的进步太快了。”厦门皮划艇名将黄志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转播镜头对准了夺得金牌喜极而泣的美国小将哈里森,镜头的角落里是林文君划向岸边的背影,她是所有选手中最先离开的。七,真是个吉利的好数
中国女子七人橄榄球队第七名
这段不足一分钟的视频曾在网上疯狂传播——央视记者问中国女子橄榄球队运动员杨敏:“你知道你们现在进八强了吗?”杨敏有点懵地回答,“不知道。”然后难以置信地连问了三遍,“真的吗?”和队友拥抱庆祝时,姑娘们依然激动到不敢相信,带着哭腔反复确认,“真的假的?我不敢相信真的吗?”这天上午,中国女子橄榄球队以29:0的分数战胜日本队,凭借积分,挺进八强。这是中国女子橄榄球队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这支球队在赛前历经了各种伤病苦痛。年3月,一次日常训练中,主力队员陈可怡右肘关节受伤,需要停训几个月进行康复训练。彼时,东京奥运尚未宣布延期。26岁的陈可怡打橄榄球将近十年,以为自己注定要错过职业生涯中或许是最后一次的奥运机会。她把自己关在厕所大哭了一场。奥运顺延一年,运动员们的命运也在此间交错沉浮。姑娘们说,那是一段灰暗压抑的日子,几次想放弃,但又咬着牙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队里一位饱受伤病困扰的老队员说,“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最后我留在场上就是勇敢者。”但就在年奥运即将来临时,她因伤病选择退出国家队。年7月31日,中国队以22:10的分数战胜了俄罗斯奥委会队,最终获得第七名。队员陈可怡在赛后写道,“我们是七人制橄榄球,我们是奥运会第七名,我是七号陈可怡,真是个吉利的好数。”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子橄榄球队的参赛人员共有13人,她们是:刘潇倩、陈可怡、徐晓燕、王婉钰、杨飞飞、唐铭琳、谷瑶瑶、闫美玲、于晓明、吴娟、杨敏、阮洪婷、于丽萍。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马术三项团体赛第九名
华天,这支创造历史的团队领军人物,很多人都很熟悉。他家世显赫,就读伊顿公学,但最以代表中国参赛自豪。8年的北京,18岁的他代表中国首次出现在奥运会马术赛场,这个有着中英混血的年轻人便吸引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