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历史上有两个ldquo911rd

发布时间:2021/11/26 13:35:56   点击数:
01—史上两个“9.11”年9月11日,一部由波兰牵头跟意大利合拍的战争历史影片《维也纳之战》(又名《年9月11日》),同时在波兰和意大利首映。影片为什么要取名“9月11日”,两国又为什么要选定在这个十分特殊的日子上线公映该片呢?这就要说到历史上那个决定了欧洲和伊斯兰世界此后多年不同命运的重要事件——“维也纳战役”了。简而言之,维也纳战役是正式爆发于年9月11日这一天的一场著名的攻防大战,交战一方是奥斯曼帝国大军,另一方欧洲基督教联军,而年9月11日是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围困维也纳两个月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扬-索别斯基率领的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联军,向围城的奥斯曼劲旅发起总攻,经过几十个小时激战,终于打败了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电影《维也纳之战》剧照这场战役最大的意义,是成功阻止了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的图谋,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而经此一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开始走下坡路,欧亚政治版图基本固定下来(虽然昔日东罗马的帝都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的桥头堡伊斯坦布尔,早已是难以更改的历史事实)。尤为重要的是,发生在多年前的那场“9.11事件”,尽管早已被一般民众淡忘了,但本·拉登和他的信徒们却一刻都没有忘记。作为伊斯兰世界命运“分水岭”的维也纳之战,其惨败结局令拉登们刻骨铭心,9月11日这天成了他们心头永远的梦魇。他们一直想找机会向西方复仇,所以就在年9月11日发动了那场震惊全球的21世纪“9.11事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爆发过两个“9.11事件”,而两个“9.11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之大,似乎并没有被太多的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所意识到。02—塔利班与“9.11”今天的阿富汗局势,其直接根源则缘于20年前的那场“9.11事件”。当年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发动那场针对美国的袭击之后,美国政府要求当时控制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将阿境内的基地组织头目拉登等人引渡到美国,但遭到了阿塔的拒绝。被拒绝的美国,于是就把军队开进了阿富汗,去捉拿本·拉登。随后,塔利班政权被赶回山林,再后来拉登被击毙,美国于年8月撤军。所以今日阿富汗人的命运,跟两个“9.11”都息息相关;具体而言,跟某些伊斯兰极端组织不能正确对待发生于多年前的那场维也纳之战这样的“圣战”情结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从大历史和世界大格局的角度看,维也纳之战虽然以欧洲(基督教世界)的胜利告终,但客观上它也为后来多年的世界和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到20世纪初那场“一战”爆发。而那场世界大战最大的遗产之一,实际上也跟年那次“9.11”有关——因为日渐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心有不甘,决定接受德意志帝国之邀,介入其与英法俄之间的矛盾而实现与德国的结盟,加入欧战。没想到此举竟彻底终结了奥斯曼帝国,令一战后诞生的现代土耳其的版图,较之战败后解体的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大幅缩水。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被卢克文视为“阿拉伯英雄”的本·拉登,对数百年历史进程所塑造的当今世界大格局始终不服气,于是采用反人类恐怖主义的方式去追求阿拉伯人的“民族复兴”,妄图制造一个全新的“9.11”来改变历史。在当今世界文明大格局之下,这显然是绝不可能得逞的事情。历史上的阿拉伯人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对欧洲文艺复兴和成功走出中世纪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这是谁也没法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是阿拉伯世界后来还是衰败了。阿拉伯的衰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在它自己身上找。一个文明同时面对自己的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和其他文明速速超越自己这两种情况,唯一正确的做法只能是奋起直追实现和平崛起,而不是以发动21世纪“9.11”恐袭那样的方式去妄图削人家的峰填自己的谷。所以,本·拉登其实是阿拉伯人的败类。只有像卢克文那样三观残疾的人,才会视他为英雄。而塔利班当年执意庇护本·拉登,说明他们跟卢克文一样见识短浅。03—阿塔政府大典为什么取消刚刚过去的8月剧变,让塔利班再次入主喀布尔,全世界善良的人们都为之扼腕。前几天传出消息称,塔利班准备在今天——年9月11日举行“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新政府就职典礼。很多人认为,阿塔特意选定9月11日这个现代“9.11事件”20周年纪念日举行“大典”,对美国人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确实如此。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两天世界大国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看似一般却值得深究的事件。其一,此前有消息称,被邀请参加阿塔新政府成立典礼的五国之一俄罗斯,放风说他们打算指派如今仍还喀布尔的驻阿大使出席典礼;但昨天却传来最新消息称,克里姆林宫当地时间10日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以任何方式参加阿富汗塔利班新政府的就职典礼。其二,同样作为获邀五国之一的中国,这几天也透过外交部发言人多次间接否认了有关派员参加阿塔“大典”的猜测。比如9月9日汪文斌在回答相关提问时只是说:中国的态度坚定不变,尊重阿富汗主权,支持阿富汗人民自己的选择;同时强调了一个前提,即支持阿富汗建立开放性质的新政权,尤其要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当然也希望塔利班和恐怖势力划清界限。而9月10日,汪文斌在回答同样的问题(即是否参加阿塔“大典”)时的说法,则再明确不过了:目前我没有可以向你提供的消息。其三,塔利班宣布新政府主要领导人名单后,引发国际舆论哗然及国内民众冒死抗议。一是新政府成员中没有女性代表;二是新政府成员中没有其他政治派别的代表;三是新政府重要成员中居然有被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的人员,甚至有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通缉的人员,比如代理内政部长哈卡尼即是FBI悬赏万美元通缉的对象。很明显,阿塔这些做法都违反了多哈和平协议有关阿富汗新政府必须具备“开放性”“包容性”的承诺,而这些承诺正是国际社会承认阿新政府的重要前提。四是,9月10日上午,中美两国领导人通话了。这个节骨眼通话会说些什么呢?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的说法是: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很明显这个“战略性”很重要。报道还说:“双方一致认为,美中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很明显这个“重大国际问题”很重要。而眼下的世界,真正够得上“战略性”的“重大国际问题”者,当然是阿富汗局势,尤其是迫在眉睫的“塔利班9.11大典”。网传阿塔央行行长带枪办公照于是,人们于昨晚——9月10日晚上获悉了一条重要消息:塔利班文化委员会成员伊纳穆拉·萨曼加尼10日表示,阿富汗临时政府的就职典礼已经取消。但萨曼加尼一方面在推特上说“就职典礼几天前就取消了”,另一方面又否认了“阿富汗临时政府将于9月11日举行就职典礼”一说——这两个说法也太矛盾了嘛,世界上哪里会有子虚乌有的东西可以被取消呢?萨曼加尼还声称,有关9月11日将举行“大典”的说法是谣言。谣言?开什么玩笑,你们想骗谁呢!这样的说辞我们可是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啊。算了不说也罢。写到这里,我觉得也没有更多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ms/230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