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跳出农门到下岗再到上市公司高管,70后女

发布时间:2023/4/11 12:55:21   点击数:
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http://m.39.net/news/a_8048343.html

题记:一个普通的人,一段普通的经历,但拥有的这份充实,这份信念,似乎可以成为我们那个年代人的一个标签。

她叫萍子,是我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中毕业的同学,我们是同一个村,而且出生在同一年(年),在那个物资十分缺乏的年代,我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小时候我们经历的苦难,并不是现在的90后,00后所能体会到。

在我的印象中,她从小养成的吃苦耐劳,不畏挫折的精神品质,让她在当今竞争十分的激烈的时代,依然能够从容应对。

我们的村庄是在湖南南部的一个山区,一个十分偏僻的林场,那是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们很多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因为是同年,加上两家隔得比较近,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说的小闺密,没事的时候就会经常跑到彼此家里去玩。那时候,农村粮食不充裕,一年的食用油全靠家里自己养一两头猪,于是到山上和田野里采摘“猪草”(给猪吃的野菜吧)成了每个家庭每天的必修课。

我们那时读书读得迟,也没有幼儿园,6岁多了,采猪草的任务便落到我们的头上。每天我们提着竹篮去田野上到处采摘野菜,每次都发现萍子不仅比我采得多,而且摘到野菜大多又嫩又大一颗,我也很奇怪,于是就问她,她告诉我一个方法:每次找到野菜比较多的地方,她都会留意这个地方的特征,潮湿的地方容易长糯蕃藤,田埂上当阳的地方多哈蟆草,小溪边的土台上能经常采到酸杆子……听了她的话,我不由佩服她的小心眼。

但那天我跟母亲去摘茶叶,下午回家的时候,路过萍子的家,听到她爸爸正在训斥她,他爸爸告诉我,平时都能采到满篮的猪草,今天却只摘到了一点点,还这么迟了才回来,眼看天就要黑了,今晚家里的猪没有吃的东西,哪里会长大?萍子躲在房里默默地听着父亲的数落,没解释没抵抗,那样子是她自己觉得错了。她悄悄地告诉我,今天下午去摘猪草时,路过村里小学,在破旧教室后面的窗户边,她听到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她听老师教学生们怎么算数,觉得很有趣,也很有用,就愉愉地在外面听,不觉就听了两节课,也忘了还要采猪草,等到下完课,天色已不早了,她就匆匆到河边采了些野菜,见天快黑了不安全,就回来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那时我们村子普遍入学都要到七到八岁,村里的小学人数招不够的时候还可能会推迟一两年入学,于是村里也有很多九到十岁才能够入学的。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再加上送女孩读书的家庭不多,学习也没有人管,大都成绩都是差的不行,所以很多女孩子读到小学三年级就回家帮父母做事了。

由于我们村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有20多个,八岁那年,我跟萍子都入学了,学校生活感觉还是充实的,我们每天一起背起书包去上学,那时没有单元测试,没有期中考试,只有期末考试。第一个学期结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没想到我和萍子的成绩排在班上第一和第二,老师还把奖状送到我们家里,爸妈看了也很开心,经常表扬我们。

那时候小学是读五年,很快小学毕业了,也许是我和萍子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吧,其他女同学小学毕业后就都没有读初中了,而我们双方父母都还开明,执意送我们去乡镇的初中读书,我们又成了初中的同学。

初中三年,时间平静的流过,没有太大的波浪,我跟萍子的成绩也都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有时她超过我,有时我超过她,但她的数学成绩却一直比我好,而我的英语成绩常常能高出她好几分。

很快初中毕业了,那是年,初中毕业我们没有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上中专,因为考上中专就能包分配,从此就能吃“国家粮”(我们这当时把有正式编制工作称为吃“国家粮”),这就意味着跳出了农门,是光宗耀祖的事,这在我们村里,甚至我们乡镇都是很少出现的现象,据学校说,我们上一届就考了一个到县城师范学校,让学校风光了一把,因为很多年没有考上一人了。

那时候报考中专还有预选,我们学校只能有5个名额可以报考中心,预选也是中考前最重要的考了,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学校挑了20多个同学去参加预选,成绩出来后,我跟萍子等5个同学入围了,最大的竞争就摆在我们面前,那时候我们都埋头读书,没有人督促我们,老师只是鼓励我们,也没有给我们太大的压力,一切全靠自己努力,好几次天刚亮还没到起床时间,我就发现萍子一个人已起床在操坪的路灯片背英语。受她的影响,我也在中考的前两个月不敢放松学习。

中考考完后的暑假觉得非常慢长,因为这次考试被我当成决定命运的时刻,不知道究竟考的怎么样,天天在估算着分数,但萍子却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她说:“考完了就算了吧,尽力了,我也就这样子了,考不上中专,如果爸妈让我读高中,我就去读,不让我读的话就算了吧。”她说的很轻松,可我听起来却格外沉重。

分数终于出来,萍子比我高出几分,她考上了省工业学校的财会专业,全村的人一下子都沸腾起来,都觉得她家祖宗显灵,出了个吃“国家粮”的人,而我以2分之差没有上中专线,被录取到县重点高中,我非常失落。暑假她不断鼓励我:“能够上高中还是很有希望的,如果将来考上了大学,肯定比我要强”。后来才爸妈的支持下,我就上了高中。

开学以后,我们也偶尔会互信写写信,在信中,她告诉我,中专的学历是很低的,以后会适应了不了社会的发展,她现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专自考,并鼓励我加油,争取考上本科院校。

年,高中很快毕业了,由于自我感觉考得还可以,所以这次我并没有太多的压力。萍子这年也刚从中专学校毕业,暑假她告诉我,由于她的努力,毕业前就拿到自考大专文凭,按政策本来要被分配到乡镇工作的,由于有了大专文凭,她有了优势,就被分配到县城效益较好的一家国营氮肥厂当会计,成了一个有着城市户口的姑娘,命运似乎又一次眷顾了她。

不久,我也如愿领到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算踏上了最后一批包分配工作的这辆末班车,这份欣喜当时自不可言表,也觉得给家里争了光,成了全村人羡慕的榜样,毕竟在我们这样的穷乡僻野,乡里出个大学生并不容易。

大学四里,我跟萍子依然会经常通过书信来往,互相谈理想,谈人生。从她的信中,我慢慢知道,她们单位的效益已越来越差,她告诉我,可能这个单位过不了多久就倒闭,听到这个消息,我也非常伤感,好不容易分配到的单位,曾经让乡亲引以自豪的工作,怎么就出了问题。

很快大学四年毕业了,我被分配医院,成了一名医生,而就在这一年,萍子所在的氮肥厂由于效益太差,已宣布破产清算,所有职工都被一次性买断,每补偿了几万元,从此与单位脱离关系,这就是传说中那个时代的下岗。社会转型得有点太快,这给萍子的打击也比较大,心理落差真是太大了,她从人人羡慕的对象,一下又变成了一无所有,前途茫茫,不知道她怎么去度过难关?我只有写信不断给她鼓励。

之后,她也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业,据说开始几年混的很不好,由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事情,消息也越来越少,只有在春节回家的时候,我们才会见上一面,彼彼聊聊自己的境况。大概是她下岗的第三年的春节吧,她告诉我自己一边打工一边参加函授的学习,已拿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文凭,在深圳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

以后她很少回来了,再遇上她的时候,又过了很多年,那是的时候了吧,她回家接她爸爸妈妈深圳去,这时她已在深圳买了房,事业干的不错,那一年底她结婚了,34岁,那天她给我打了电话,第一次我们又聊了很久,我这才知道,她在打工的这些年不断坚持自学,成功考取了注册会计师,并应聘到一家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成为财务总监,薪水也是十分的可观,从此真正在深圳安定下,后来她凭自己的努力,晋升成为这家公司的高管,事业蒸蒸日上。

她再一次成为我们家乡人人羡慕的对象。经历了这么多坎坷,她也算取得了圆满的人生。

她是我们70年代一个普通人的代表,社会在转型,70后的我们没有年龄的优势,可我们又要与80年,90后,甚至00后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去竞争,唯有像萍子这样,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也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fj/250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