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风景 >> 观察伊朗石油与乌克兰布林肯马不停蹄访中
当地时间年3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阿尔及利亚。澎湃影像图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访问,以之结束了其为期五日的中东之行。自3月26日离开欧洲后,布林肯马不停蹄地赶赴以色列沙漠城市内盖夫出席“以色列-阿拉伯峰会”,期间与以色列、巴林、埃及、摩洛哥和阿联酋五国外长会面,随后又到访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了会晤。此后,他辗转到达北非,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会见了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及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布林肯此访目的虽然是讨论“地区共同关心的话题”,但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他的首要任务显然是确保中东盟友对西方国家的全力支持。然而,面对美国此前急于撤出中东时的冷脸相对,中东国家早已不满美国的予取予求。分析人士认为,布林肯此访安抚的成分更大,并不能有效管理分歧,实际收益也十分有限。
安抚与承诺
布林肯访问中东之际,美国与伊朗正在就伊核协议的恢复做最后努力。尽管并无迹象显示伊朗的核能力即将发展到制造出核武器的程度,但以色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都对恢复伊核协议深表关切。此次布林肯出席的内盖夫峰会,重点也放在了地区安全,特别是应对“伊朗威胁”上。
3月13日,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行政中心埃尔比勒遭到导弹袭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对此负责。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表示,导弹的目标是以色列情报设施,目的在于就以色列近期对叙利亚空袭造成的两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士兵死亡一事进行报复。虽然伊拉克库区否认这一指控,但美国和以色列媒体报道称,以色列确实利用埃尔比勒作为中转站发起了秘密行动,并在上个月摧毁了伊朗西部一个军用无人机生产设施。
尽管美国与伊朗官员一次次地表示新协议即将达成,但近日的事态表明,美国似乎并不那么急迫。美国伊朗问题特使罗伯特·马利27日在卡塔尔多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新的伊核协议“不会立刻签署,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当中首要的就是伊朗提出的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从恐怖主义名单中移除的要求。
就在结束以色列行程后,为安抚人心,3月30日,拜登政府立即宣布对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实施新的制裁。布林肯在当日的一份声明中称,伊朗与弹道导弹有关的活动持续破坏中东地区的稳定,美国将“继续使用所掌握的一切工具来阻止这些活动”。
与此同时,布林肯还在摩洛哥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举行了会谈。作为曾经与美国关系要好的中东盟友,阿联酋近日的一些举动与美国步调不一,不仅对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起的谴责俄罗斯草案投下弃权票,还冒西方之不韪接待了来访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阿联酋对美国的主要不满在于其未在也门冲突中对海湾国家给予足够支持。近几个月,也门胡塞武装对阿联酋和沙特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愈演愈烈,美国作出的回应却相对“克制”。布林肯此次也对阿联酋作出承诺,称美国“决心尽其所能帮助海湾国家自卫”,以抵挡胡塞武装的袭击,但对于阿联酋期望的将胡塞武装重新列为恐怖组织一事,美方目前尚未有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此访并未与任何沙特官员会面。沙特对拜登政府在“人权外交”下的屡次谴责而耿耿于怀,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沙特国王多次拒绝了拜登的通话请求。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沙特未出现在此次峰会中是出于“避嫌”考虑,因为沙特至今仍未与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色列时报》报道称,在结束内盖夫峰会的几个小时后,布林肯致电了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两人讨论了“伊朗核计划带来的挑战”,布林肯也谴责了胡塞武装近日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
据彭博社3月31日报道,沙特与阿联酋正在寻求与美国达成正式书面协议,要求美国进一步提供国防支持,挫败胡塞武装的袭击。沙特3月早些时候已经发出警告,除非西方盟友提供更多帮助,否则该国的石油出口可能会中断。
俄乌冲突带来的灾难性经济影响,也进一步撕裂着美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小麦及其他粮食产品短缺,将导致中东地区的贫困和不平等进一步加剧,当地民众的不满情绪更加强烈。3月30日,布林肯在访问阿尔及利亚之前承诺称,他将与其他领导人讨论如何减轻俄乌冲突对世界人民带来的负担,“特别是整个中东地区”。
布林肯作此表态看似心系中东人民命运,实则为美国自身考虑更多。在制裁俄罗斯油气部门后,美国四处走动寻找替代能源供应,企图减少盟友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并降低能源价格。油气资源丰富的阿尔及利亚也在美国的名单之上。
据法新社报道,布林肯可能会敦促阿尔及利亚重新开放一条管道,将天然气通过摩洛哥输送至西班牙,从而帮助欧洲国家减少对俄气的依赖。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一直不睦,此前因西班牙转而支持西撒在摩洛哥领土内自治,阿尔及利亚终止了与西班牙的天然气合同。
回归现实政治
纵然伊核问题、也门冲突都摆在布林肯的议事日程上,但自他结束欧洲之行马不停蹄赶往中东之时,就决定了后续旅程依然与乌克兰危机密切相关。“我们将全程讨论以色列及其他国家可以向乌克兰提供的各种支持方式。”布林肯在27日的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将是我整个旅途中持续的对话。”
然而,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们对乌克兰问题的热情似乎并不大。以色列居住着许多来自俄罗斯及乌克兰的移民,他们也构成了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之一。虽然与美国互动密切,但以色列在公开场合选择保持沉默,从未对俄罗斯或俄总统普京本人表达过公开批评,拒绝使用“入侵”等字眼描述俄方行为,以色列也因此招致了一些美国官员的批评。
“美国不希望以色列成为帮助普京作战的肮脏资金的最后避风港。”负责政治事务的美国副国务卿纽兰近日呼吁以色列总理贝内特走出“舒适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加入对俄制裁行列。但截至目前,以色列并未听命于美国。虽然向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但以色列拒绝向基辅提供任何武器,包括美国制造的“毒刺”导弹和无人机,甚至也不愿向乌克兰提供以色列公司制造的“飞马”间谍软件。
除了以色列,阿联酋也是俄罗斯寡头们的热门避难地。自遭到制裁以来,俄罗斯富豪的私人飞机开始在莫斯科与迪拜之间频繁穿梭。阿联酋央行并不限制俄罗斯资金流入,阿联酋的主权财富基金也保留了对俄投资。更重要的是,作为欧佩克的重要成员,阿联酋与沙特均拒绝美国的进一步增产石油要求,这一点在布林肯访问中东后并未改变。
3月29日,就在布林肯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在摩洛哥会晤的同时,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上表示,将俄罗斯踢出联盟将导致油价上涨。“消费者要求我们稳定油价。那我们怎么能再把合作伙伴挤出去呢?”马兹鲁伊反问道。
与此同时,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在被问及欧佩克+是否有“驱逐”俄罗斯的道义责任时,也表示,“我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fj/2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