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紧跟美国舍曼,塔利班负责人访华,一文读懂

发布时间:2021/8/24 11:24:35   点击数:
文/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国际政治观察分析者胡毓堃编者按:年7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接见前来访问的美国副国务卿舍曼。7月28日,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一行来华访问。巴拉达尔对有机会到访中国表示感谢,表示中国一直是阿富汗人民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赞赏中方在阿和平和解进程中发挥的公正和积极作用。王毅表示,中国是阿富汗的最大邻国,始终尊重阿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始终坚持不干涉阿内政,始终奉行面向全体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塔利班是一个怎样的政治力量?阿富汗国家建构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中国应当如何面对阿富汗变局?凤凰网《风向》栏目为您深度解读。

核心提要

1.塔利班加速填补美国和北约撤军留下的权力真空,战场上势如破竹,以打促谈;外交上积极同外国进行各渠道接触和会谈。阿富汗不仅是“帝国坟场”,也是“国家建构的坟场”,政治谈判和守江山的未来将主要取决于塔利班而非阿政府。

2.塔利班出现于年,在普什图语中意为学生。阿富汗战争和阿富汗内战期间,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逃往巴基斯坦并接受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教育。彼时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曾依照当年接受的教育,主张恢复石刑等旧罚,禁止女性接受教育并炸毁巴米扬大佛。

3.尽管塔利班曾取缔鸦片,但过去民生凋敝、氛围恐怖的统治,难于得到本国受害者和国际社会的真心认可。20年后的阿富汗主流社会绝非极端,但温和派力量孤掌难鸣并面临渗透。原教旨主义的刚性恐难令塔利班长期接受与世俗派共享权力。

4.基地组织和“东伊运”曾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阿塔表示的和平承诺如何遵守?中国和区域国家应对局势保持警惕。

内外突破、积极表态:塔利班做好了战后的准备

近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塔利班在国内国外两条战线可谓“齐头并进”。一方面,美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阿富汗撤军:7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将于8月31日结束;7月12日,美国陆军上将、驻阿富汗美军和北约部队指挥官斯科特·米勒正式卸任,在交接仪式结束后乘坐一架黑鹰直升机离开,被国际媒体视为美国象征性结束在阿军事使命的标志。第二天,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其对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的采访内容,后者暗示,如果塔利班掌权,英国政府也将与之接触、交往、合作,但前提是其“遵守特定的国际规则”。另一方面,不出国际社会所料,塔利班正在加速填补美国和北约撤军留下的真空,在战场上颇有“无往不利”的趋势。尽管拜登在宣布结束在阿军事行动时坚称阿富汗政府军“训练更好、装备更优、战争能力更强”,但战事进展的现实迅速击碎了漂亮的说辞:拜登讲完话第二天,塔利班便宣布已经占领了阿富汗85%的领土。▎截止至7月13日,塔利班已控制阿富汗半数以上地区,远超过阿政府实际控制地区。来源:FoundationforDefenseofDemocracies根据美国鹰派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最近发布的报告,塔利班这一说法略显夸张,自然也被阿富汗政府矢口否认。然而,由于阿安全部队着实积弊已久、士气低落,战斗力不敢恭维(这一点连美国西点军校反恐中心和美国媒体都曾多次披露),塔利班攻城略地的消息已令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fj/223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