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学习ldquo四史rdquo披荆

发布时间:2021/7/7 12:58:29   点击数:

改革开放实践

年,史诗般壮丽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抚今追昔,中国以羸弱之躯,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3年间,一个个瞬间书写了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理由为之赞叹。本文揭开历史的帷幕,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进程。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革实践

1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2以城市为中心全面改革的探索阶段

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年10月25日,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作了具体阐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加快和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

3总结经验、整顿调整阶段

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

4以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

年初,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5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年10月,中共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开放实践

1创办经济特区

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年,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3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加入世贸组织

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大事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章中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年1月1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开发开放浦东新区

年,上海市政府就提出要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区建设的构想。年,开发浦东的构想开始深化。当年4月,上海市政府向中央上报《上海市城市规划方案总体提纲》。

年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向中央上报《关于开发浦东的请示》,提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基本构想。关于浦东开发问题,邓小平先后多次提出,要抓住机会,及时决策。3月初,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抓上海,就是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年4月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年9月10日,上海市宣布了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开发开放浦东,是我国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国民经济,这必然要求更加紧密同国际经济的联系和合作,同国际接轨。年5月,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大潮的渴望日益强烈,决定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年1月,国务院作出决定,申请复关。经过3年的具体准备,年7月10日向关贸总协定正式提出复关申请。年3月,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中国工作组,负责审议中国的复关问题。从此,中国便开始了复关的谈判历程。自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并正式运行,中国的复关谈判正式转为入世谈判。年11月10日下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11日,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的石广生在多哈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个成员。至此,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叩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新的任务看,就是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回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改革经验,充满挑战也充满突破。深化改革开放的路依旧在脚下,青年依旧需要长期、坚定的奋斗来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业。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

审核丨SYYJ

整理丨李琰彬

排版

XZQ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fj/2179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