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风景 >> 我的ldquo随手拍rdquo系
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见过了无数名人大咖、达官显贵,也拍摄了不少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随手拍”。
年大学毕业时,梦想当外交官的我却阴差阳错地背起了照相机,掐指算来35年过去了,拍摄的照片至少也有几十万张,当然其中99%以上都是为工作拍摄的发稿照片。作为有照相机的人(那个年代有照相机还是挺牛的),除了完成本职工作,我还捎带手拍摄了一些自己认为有必要记录下来的照片。疫情期间,没有去武汉一线,利用错时上班的时间,大致整理了一下这些年随手拍摄的内容,这些照片基本都是我利用休息时间或者工作间隙,采访途中,拍摄领导人活动候场、转场时,有的甚至就是在拍摄领导人活动的同时拍摄的。多年来,随手拍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爱好,我的一种休息方式,甚至成为我出国工作时倒时差的一件利器。我觉得这些照片才是我心中纯粹的照片。
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随手拍”系列之一:特写。我刚学习摄影时,前辈告诉我拍特写,要用长焦镜头,镜头焦距至少在mm以上,这样才能突出细节而又不会干扰被摄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摄影进入思想解放的高峰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摄影圈的人们在谈论着摄影创新,真庆幸能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开始自己的摄影生涯。虽然当时我还是一个生瓜蛋子,但是受大环境影响,有优秀摄影前辈的熏陶,我就脑洞大开的想,别人都用长焦远距离拍特写,我用短焦靠近了拍,这样拍出的特写照片不就是创新了吗?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思想束缚,敢想敢干。尽管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每次都能用广角镜头贴近拍摄,但是直到现在,我还依然喜欢用短焦拍摄人物特写,因为后来我一直记着卡帕大爷那句经典: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凑得不够近。今天我理解卡大爷所谓的“近”应该不仅仅指的是物理距离。
1、奥地利
2、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3、中国广东大亚湾
4、中国北京
5、泰国曼谷
6、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7、芬兰罗瓦涅米
8、亚美尼亚埃里温
9、秘鲁利马
10、秘鲁利马
11、秘鲁利马
12、秘鲁利马
13、秘鲁利马
14、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西班牙港
15、委内瑞拉加拉加斯
16、西班牙
17、印尼万隆
18、北京
19、俄罗斯喀山
20、俄罗斯喀山
21、俄罗斯莫斯科
22、卡塔尔多哈
23、也门
24、也门萨那
25、德国
26、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
27、瑞典斯德哥尔摩
28、奥地利
29、奥地利
30、马尔代夫马累
31、马尔代夫马累
32、马尔代夫马累
33、纳米比亚
34、南非
35、爱尔兰
36、爱尔兰
37、爱尔兰
38、刚果
39、荷兰
40、厄瓜多尔基多
41、厄瓜多尔基多
42、捷克布拉格
43、中国北京门头沟
44、中国浙江杭州
45、瑞士
46、中国北京
47、巴拿马
48、巴拿马
49、巴西圣保罗
50、巴西圣保罗
51、日本大阪
52、日本大阪
53、意大利罗马
54、秘鲁利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