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旅行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8/5 18:18:13   点击数:

.08.:51:59深圳竹子林海景公寓

今年年初,我就开始计划今年年假去哪里晃荡比较好,东南亚。。不去了,泰国和巴厘岛有着差不多的调调,虽然很想去日本,但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去到过亚洲以外的其他洲,所以想尽快去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我是个懒人,特别不喜欢繁琐的事情,例如申请签证这件事,我看着就头大,搜了一圈情报,看看哪些地方是亚洲以外的免签国家。想过毛里求斯,非洲嘛,但是转念一想可能海岛都差不多?!如果不玩水的话,又是只能顶着阳光在海边喝果汁之类的吧。后来发现土耳其刚刚可以自助在网上办电子签证了,然后又横跨亚欧大陆,符合我的预期,所以就这么定了下来。四月份在网上把电子签证和往返机票一并买了,机票还在多哈转机,感觉自己一下连阿拉伯半岛也涉足了,赚到了。

刚刚确定下计划还是比较激动的,土耳其啊~真是挺神秘的,因为实在没什么了解,除了知道古代好像是拜占庭,特色饮食有烤肉,三面环海,首都安卡拉盛产羊毛以外,啥都不清楚了。噢,对了,还知道周杰伦的歌里唱过“到伊斯坦堡吃着汉堡。”之后随着工作忙碌起来,激动的心又趋于平淡了。到了临出发才花了2个晚上匆匆对照着土国地图制定行程预定酒店,甚至行李都是临出发的上午才收拾好。

飞机往返都是在香港机场,出发那天深圳暴雨,早上黑咕隆咚的,狂风暴雨肆掠了一天。坐过境大巴到香港雨点就开始小了,白朵朵的云环绕着港岛起伏的青色山头,话说回来,我印象中的香港老是这个样子。到机场时间还有点早,不过不知道怎么两个人就已经坐大巴坐累了,一脸疲倦。打完登机牌之后只得在机场瞎转悠,发现没有带靠枕,于是在muji买了一个,又发现饿了,吃了一顿麦当劳,还赞叹香港的薯条和炸鸡翅好像要比深圳的好吃一点,薯条土豆味更大,鸡翅外面的面粉好像没油炸得那么过分。

上了飞机很开心地发现坐在经济舱的头一排中间,意味着在漫长的旅途中可以伸脚。旁边坐了一个淡金色头发的瑞典人和他的亚裔老婆,及他们13个月大的混血女宝宝。智宇靠着他们坐,飞之前简单地问好了一下,赞了一下混血宝宝很可爱,之后就开启睡觉、吃饭和看飞机电影交叉的模式。香港至多哈的这一航班段承运公司是国泰航空,之前和安安去台湾坐过国泰,被它的飞机餐惊艳到,所以这次还没上饭就期待上了。跟智宇说国泰的饭怎么怎么好吃了。不知道是期待太高还是怎地,应该味道还是不差(当然和国内的航空公司比,还是赢出几条街),只是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记得吃了什么。上次去台湾我记得是吃了一个类似墨西哥鸡肉卷的东西,味道棒棒的。我时不时会看看飞机小屏幕上的导航maps,眼瞅着我们的飞机一路往西,经过越南的岘港,泰国的琅勃拉邦,再横穿印度北部,再过阿富汗和伊朗的南部,飞到波斯湾。在泰国的上面的时候还没怎么感觉,到了印度就感觉飞得有点开始远了。飞了7个小时,终于到了多哈。按理已经是北京时间凌晨3点,那边才是晚上10点,不过也没什么按理不按理的,地球是圆的,当地是几点就是几点咯。两个疲倦的人折腾了半天,终于多哈机场找了个休息厅。一大个房间,推开门看见五颜六色各种款式的人在躺椅上休憩。我只想说阿拉伯那边的人真的是太怕热了,空调整这么冷,冷到睡不着好吗。累到极致都还是没怎么睡着,索性起来找东西吃,便发现合口味的东西从这个节点以后变越来越少了。还特么贵。

总而言之吧,第二天换乘卡塔尔航空又飞了5个小时终于到土耳其了。传说中的伊斯坦布尔是第一站,拿着地图好顿找啊,坐完机场大巴又坐地铁,两人轮流逮着人就问,可是土耳其人会英语的还真不多,看得出来他们也是真的很想帮你,但双方沟通起来实在太累心累。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土耳其的地铁有很大一截不在地下,换乘是从地下来到地上,这真是让我们感到特别神奇。。。我明明上一站在地下铁买的票,结果。。。按照一个土耳其老大爷的指示我们来到了地上,在惶恐的等待中还真的有一节车子开过来了,老大爷说着土耳其语比着手势意思叫我们上,我将信将疑地问了打开门等客的司机,司机说了一堆,听不懂,但看他点头,应该是说:“对的,上车吧”。于是我就上来了,然后司机一把拦住我。指了一下后面。呃,原来是从后面上,司机室和乘客区是用玻璃隔开的。然后我们来到后门,发现门关着,咋上呢,土耳其老大爷在旁边微笑地注视着我们,正站着纳闷,一个人飞快地按了一下门上的按钮,门开了,进去了。我们俩恍然大悟,真是惨萌惨萌的。

摸到旅店已经夕阳西下了,在伊斯坦布尔无外乎就是看看蓝色清真寺咯,看看那些著名的古迹,然后想着吃点当地烤肉什么的。两天后从伊斯坦布尔坐飞机去了安卡拉,再转城际大巴去了番红花城(safranbolu),还包了车从番红花城去了黑海边的小镇amasra,为的就是去看黑海一眼。黑海很蓝,墨蓝墨蓝的,可能我这个人比较主观吧,反正我一看就心想不愧叫黑海,蓝得都发黑了。黑海海滩边的水很清澈,里面好多白色透明的小水母,我和智宇都开心地伸手去摸,摸到了鬼喊鬼叫的,我还卷起裤腿把腿伸进去碰水母的脑袋。当晚回酒店,就看到国内新闻有一则说青岛两人被水母咬伤中毒,不治身亡的消息。顿时后怕。在番红花城呆了足足四天,之后到安卡拉,匆忙地看了一下当地的一个古堡啥的,第二天清早又飞回伊斯坦布尔,然后就等着飞回香港了。整个游玩和参观的过程如一般旅客,有时候遇到疑问的时候也不知道问谁,所以也没什么好值得特别记载的,就此省略了。

回来以后就觉得很累,幸好第二天是星期天,直接睡到下午1点半。次日上班,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同事还问我怎么了,是不是玩得不好,怎么一点都不兴奋。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该兴奋什么呢。整个旅行,是看到很多美景没错啦,也见识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例如:土国每天广播五次古兰经,不分昼夜,我们从第一晚从睡梦中被惊醒,后面几天晚上睡得别提多香了,一点声音都听不见。这个确实很有特色,但是看完了就回来啦。也不觉得怎么样。而且在那边每一次的位移都让人身心具疲,而且这都还是已经提前预测好了的,所以有人问我是不是玩得不想回来了,我都回答还真没有这么想。

回来以后我甚至思考,坚持不跟团的原则是不是也要改变一下,有个导游至少还能给你讲一下,像我这种知识面狭窄的好奇宝宝看到什么没见过的都想问。我至今还不知道清真寺里面一排水笼头,每个笼头前面对应有一个小石凳,这种设计是做什么用的。而且为什么土耳其的狗耳朵上会有标签呢?又不是牛或者羊。我还在想,为什么这一次的远行没有之前的兴奋,以后还要不要有这种为了旅行的旅行了?好像是因为每年只有一次年假,所以就必须出国旅行,有一种是为了完成这一个任务才出去的感受。

现在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小时候和同学能去远一点的公园秋游都能高兴得一晚上睡不着,能逃离大人的管制,和小伙伴尽情地玩耍,实在是太刺激了。更别说去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可是当人越长越大,本身就不在有人管制时,加上已经独立生活一段时间,旅行能带给你的这种刺激感和自豪感也就锐减了,说白了,只要有你假期,有一定的积蓄,世界上大多数的地方哪些去不了呢?你去过了,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又怎么样呢?只能说明你有几天假期,手头上存好了盘缠钱而已。现在朋友圈里动不动就是出境旅游的照片,几年前我可能会投去羡慕的眼光,但是自己玩了几次以后,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我在土耳其的时候也发了一堆照片在朋友圈,但老实讲,我觉得自己这种行为有点恶心。

老陈的《旅行的意义》是我最喜欢的歌之一,只有这一次旅行回来,我还真正地思考了一下旅行的意义何在。放松心情?no,逃避现实?no,长见识?好像也一般吧,秀朋友圈?别说了,再说又要恶心自己了。钱没处花?absolutelyno。还是我现在开始主动思考旅行的意义了,这就是这一次旅行的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fj/1835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