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哈 >> 多哈地理 >> 专家观点吴晓华ldquo供给侧改
(中国保监会周延礼副主席主持了本次中国保险大讲堂)
(中国保监会黄洪副主席为吴院长颁发了中国保险大讲堂聘任客座教授证书)
年1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组副组长、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吴晓华先生做客第八十一起中国保险大讲堂,以“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为主题进行专题演讲。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先生)
以下为根据吴晓华先生演讲实录整理的观点摘要。
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
(一)五年发展规划的基本职能。一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从思路稿到建议稿,再到纲要稿,“十三五”最终是经人大讨论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二是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三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四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二)五年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一是顺应时代潮流;总书记为“十三五”规划在贵州调研时说,要“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二是符合基本国情。三是满足人民意愿。四是鼓舞社会士气。
(三)五年发展规划的基本作用。五年规划是今后五年发展的发展蓝图,是我们各界政府的行政纲领、执政依据,是我们今后制定各项政策的政策指南。重大的项目、重大的举措、重大的工程一定要放到五年规划去。
(四)“十三五”的重大意义。“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规划必须要体现新的领导集体对未来发展的思路和考虑;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规划,这五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的一个五年规划,对于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三五”规划如果做得好,我们就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二、十三五规划面临的世界潮流
一是世界增长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开始引导加期预期;欧洲和日本经济开始逐底改善但是也在持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新兴经济体出现衰退恶化,倒逼加码宽松政策。经济增长格局的重新分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开始分化。二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新调整。美国、欧洲、日本发达经济体实施再工业化;同时,印度也开始工业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争夺激烈。三是全球投资贸易规则酝酿变化。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作用弱化,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被动。美国人又搞三个T(TPP、TTIP、TISA,即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提出亚太自贸区战略(FTIIP)和“一带一路”战略,以此来对冲美国的TPP。四是世界资源能源版图悄然变化。传统资源型经济体发展受阻,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成功推动了美国的能源独立,中东油气资源走向欧洲,俄罗斯能源市场被迫动向。谁也没想到国际油价能跌到40美元以下。五是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美国重返亚太,西亚、北非持续动荡,中国周边形势更加复杂、不稳定。
在“一带一路”战略上我们遇到了四个对手:美国的围堵战略,“一带一路”的基本指向是向西开放;往西走遇到俄罗斯的战略怀疑,西部的势力大部分是前苏联的势力范围;向南走遇到印度的战略不合作,“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两大走廊,都回避不了印度;日本的战略搅局就使我们的走出去成本大大提升,例如雅万高铁、中老高铁。
三、大国经济:“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国情:一是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二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三是人均收入持续提高,四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五是非公有经济发展迅速,六是国际经济地位明显提升。
中国何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有三种观点:最积极的观点,就是世行和国际货币资金组织认为年我们已经超越了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不承认。最悲观的观点,认为中国远远不可能超越美国;因为美国经济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可持续;中国经济不可持续,没有创新能力,特别是最新出现的人口问题。国内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会有一天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位,而且“十三五”期间很可能实现,“十三五”实现不了“十四五”肯定实现,大部分时间结点在年到年之间。
四、新常态:“十三五”规划的时代特征
“新常态”是去年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用的一个词,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讲“新常态,大逻辑”。理解“大逻辑”就是三句话:“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如何看待年以来的增速回落,如何看待现阶段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化,仍具有高速增长的条件和潜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经济不再具有高增长的潜力和可能性,并会很快回落至低速增长水平。
参照日本、德国、韩国的经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换挡的客观实际,符合典型经济体的一般规律。有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总值已不再重要”,这是对新常态的一种误解。GDP不是万能的,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全球GDP总量超过两万亿美元的就九个经济体,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一个保持在5%以上的。国际上很多预测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不可能在劳动力收缩过程中保持5%的增长。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里说,“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底线是6.5%,这是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倒推来的。到年,我国GDP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年翻一番。所以,必须要保持中高速增长。
(二)经济进入服务业主导态势。年开始中国服务业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今年前三季度已经突破了8%了。一般来说,一个行业占国民经济的5%,就成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有一个好处,就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就业容量大。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在持续下行的过程中每年就业指标完成的比较好。前三季度完成了城镇就业增加了万,全年计划是万。就业是现在最大的压力,每年应届毕业是万(比一个香港的总人口还多),还有前几年没有就业的,加上几十万军队转移的,再加上转岗的、农民工进城的,一年差不多一千万。所以现在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提高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大一个指向是解决就业问题。
(三)经济进入消费主导态势。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越来越大,我们不但要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也要成为世界的消费中心和市场中心。去年26万亿的消费总额中还有一万亿在海外消费。所以为什么现在提“供给侧改革”?大家都到海外消费,到日本去买马桶盖,到欧洲去买奶粉。我们现在的问题不但是消费需求不足,更主要的是有效供给跟不上。所以现在我们搞个“消费回流工程”,在机场、城市里要有更多的免税店。外资现在看中我们的不再是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更看重的是中国的市场。
(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态势。我们RD投入占全球第二,超过了日本。这个1万多亿的投入70%以上是企业的投入,所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特征是在创新驱动的带动下分化。
(五)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趋向平衡。我们M1大概多万亿,货币供应量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主要是希望引进外资背后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它带来的国际营销网络。我们不但要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还要有自主营销网络,叫“三自战略”。不管是WTO还是TPP,所有的世界贸易规则都在鼓励要素自由流动,资本在自由流通,技术在自由流通,信息在自由流动,唯一的不可自由流动是劳动力。因此要通过资本、商品的走出去,实际上背后连接的是劳动力的走出去。
五、“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把握3个“1”。高举一面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这么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建设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今后发展总的路径,任何发展必须在这个轨道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一个要务,就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小平说一百年不动摇,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一个中心,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中国现在经济总量不成问题,规模也不成问题,出问题的是质量和效益这两个方面。我们要用更多的精力来琢磨把我们的产品做的更加精细、质量更加可靠。
(二)把握三个“2”。两个一百年目标: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奠基阶段”。两个战略判断:第一个判断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二个战略判断就是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总书记说,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个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当然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两个动力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力量。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力量都得发挥好。最近中央又提出了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原来我们宏观调控主要是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现在大家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的供给也出了问题,所以现在强调供给侧的改革叫“机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这是“十三五”跟“十二五”一个重大的差别。保险行业今后怎么为结构性改革、为供给侧的调整提供金融支持?这对整个金融行业实际上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供给侧最主要的就是实体经济。
(三)把握3个“3”的问题。第一个是“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的消化期。第二是“三大战略”,就是“一带一路”战略,还有京津冀系统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心思想就是,就是解决北京的问题。总书记给北京市规定年,万城镇人口减少万人口。这里有三个方向,一个就是京津冀的产业一体化问题,低端产业要移出北京;第二个就是交通入网的一体化,第三个就是生态环保一体化制度,包括这段时间北京的雾霾治理问题。长江经济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人口占40%,GDP也占40%,所以中国经济以后版图是一竖沿海地区、一横长江经济带,所以叫“T形战略”。第三个是三大规律。三大规律两个层次的,一个三大规律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另一个三个规律就是“经济规律我们要追求科学发展,自然规律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律我们要追求包容性发展”,这也是总书记说的。
(四)两个“4”。“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这是必须完成的,全面深刻改革这是我们的动力所在,全面依法治国这是我们的保障所在,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我们的领导力量所在。“四个原则”:一是目标和问题导向要统一。目标很明确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就是补短板。二是建设国内、国际之间的统筹要与全球事业、在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国内的发展要站在世界地图面前规划发展。第三是重点和全面的协调问题。第四个是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问题。
(五)两个“5”。“五个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这一届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五化同步”:就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是传统的四化,再加上我们绿色化。
(六)三个“6”。六大建设:就是同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原则: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六个创新:在规划理念、框架、内容、方法、文本和实施机制六个方面积极创新。
六、“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建议》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确定项重要举措,从中提炼出50项新的重大战略、工程、计划、制度、行动清单。其中保险相关任务15条,主要包括: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研究实行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一)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这次总书记提出来的著名的论断,就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先发优势”也是这次第一次提出来的,就是你老跟着别人发展是不行的,所以这次要先发优势,引领型发展。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下一步的发展仍然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建设现代农业。城市的问题,都是农村的问题在城市的反应。我们要吃上放心的食品、呼吸上干净的空气、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就要把农业问题解决好。五是构建产业创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六是构建发展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落实五大政策取向: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推进四大关键改革,就是“三个化解一个降低”:化解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化解防范金融风险,降低实体经济的企业成本。七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
(二)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还有城乡协调,还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这次还提出一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融合发展问题。
(三)绿色发展。就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低碳循环发展。“双控”要强化约束性指标,实行能源、水资源消耗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原来是只控制资源消耗的强度没控制总量,这次明确提出三大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实行两个最严格:“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严格的节约用地管理”。建立安全屏障要保护优先、自己恢复为主,提了一个严禁移植天下大树进城。
(四)开放发展。就是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建立利益共同体。要提高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质量就是我们FTZ,我们国际上还有一个自由贸易区叫FTI,这两个的建设就是亚太自贸区这次APEC会议上我们中国的重要指向,就是加快推进APEC自由贸易区建设,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五)共享发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公共服务要增加供给,“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来搞公共服务。脱贫,万人口必须如期脱贫。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就业问题,这也是我们“十三五”期间一个最大的问题;这次明确提出要缩小收入差距。除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提出一个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两个均衡发展在共享发展里面,包括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小提示
为使更多的从业人员能够分享、学习大讲堂的讲座精华和优秀成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选了部分讲座内容,编辑成《中国保险大讲堂实录精选》,该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共五本,包括互联网金融篇、宏观经济金融篇、人身保险篇、互联网创新篇、保险研究篇,现开始征订。征订联系人:王君;征订-、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dl/2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