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华州区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发布时间:2020/11/10 20:56:14   点击数:
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xwdt/160309/4784131.html

今年的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是第一要务。破解当前困难,根本还是要靠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推进经济增长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根据形势动态完善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落实落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围绕基层防控,继续压实村组、社区联防联控责任,持续做好重点地区和境外返乡人员跟踪管理,强化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切实把好“社区排查管控、发热门诊筛查、分类隔离观察”三道关口。围绕重点行业,突出抓好学校、企业、机关、敬老院等重点机构,推进日常监测管理常态化、网格化、信息化。围绕公共场所,重点抓好车站、宾馆、超市、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控措施落实,确保疫情防控无盲区、无死角,不断巩固稳定向好的防控态势。二是扩大有效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坚持项目为王、行动至上,全年实施项目95个,年度投资达到65.7亿元。其中,34个重点项目确保全部开工建设,年度投资达到43.5亿元。紧盯政策机遇,加强汇报衔接,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厂等26个中央投资项目的争取和落地工作,抓好引水入城、职教中心等9个专项债券项目的策划争取工作,继续推进教育园区、医院等2个PPP项目的跟踪服务,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坚持长远谋划,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为今后发展作支撑、增动能、添后劲。三是推动消费回升。把促消费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突破口,认真落实省政府《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鼓励支持汽车消费、家电消费、网络消费、新兴消费,帮助住宿餐饮、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体育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稳回升,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圈、商业步行街、特色商贸区,规范提升华盛路、渭华步行街、永安步行街等马路市场和临时摊点,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划定区域占道经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惠欧超市改扩建,建成“与华相宜”品牌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商业综合体等新型业态,进一步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华州聚集。(二)聚焦城市提质扩容,加快推进渭华一体化发展撤县设区是华州发展的最大现实机遇。坚持渭华一体化发展不动摇,推动产业同向错位、设施同质提升、交通同网互通、信息同城共享,把华州打造为渭南城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是推进规划一体化。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任务清单,全面加强与市级部门的对接衔接,争取市级层面的更大支持,让“区”的形态和运转名副其实。坚持规划引领,积极衔接渭东新城项目,完成特色示范小镇规划编制,加快前期手续办理;配合市级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等方面的规划调整与对接,把华州纳入渭南主城区发展的大格局。制定出台城市提质扩容实施意见,引进央企国企,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吸引市级教育、医疗、科研类事业单位在华州落户,提高华州产业、人口的聚集度和吸引力。二是推进交通一体化。加快建设渭华大道,确保今年年底华州段基本建成通车,打通连接主城区的又一条交通干线。加快区域交通路网建设,持续推进环山公路二期建设,年内确保S高塘至阳郭公路建成通车。完善城区路网格局,实施桓公大街西段、古郑路中段、天门路南段、新民路北段改造提升,年底前打通新华大街西段断头路,逐步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现状。提升城乡道路通达能力,加快推进赤铁路、北赤路、赤高铁路立交建设,年内建成赤台路、沙侯路。推进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加快连霍高速华州出口东移、S渭河特大桥及引线前期工作,着力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圈。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启动红岭社区安置房建设,三年完成套建设任务;抢抓政策机遇,年内完成30个以上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任务。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门匾广告、交通秩序、临时建筑、保洁提升专项整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大明KV输变电工程,全面推进天然气城乡覆盖工程,力争2~3年内镇区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加快高塘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因地制宜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新建村级垃圾分类亭个,实施改厕户,创建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7个,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三)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立区之本、强区之源。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推动三次产业向集聚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中高端迈进。一是做强优势工业。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中心,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金钼集团为重点,加快采矿、选矿升级改造,完成一般技改项目,建成尾矿回收生产线,让金钼集团继续成为工业发展、财源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以陕化集团为重点,推进富余气综合利用前期工作,启动精细化工园区规划建设工作。以派尔森公司为重点,促进现有企业达产达效,确保10月份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竣工试产。支持康禾立丰公司做大做强,确保年内环保生物农药制剂扩建项目竣工投产。把高新区东区作为新型工业的主战场,以土地供给和环境保障为重点,全力配合、倾力支持、合力推进,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标准化厂房建设和企业引进落地,创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飞地经济”新模式。二是做优现代农业。坚持市场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稳粮、扩菜、强畜、优果。围绕粮食安全,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实施桥峪水库亩灌区节水改造,确保全年粮食总产不低于13万吨。围绕畜牧业发展,年内建成柳枝2万头生猪养殖小区、高塘头种猪扩繁场。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瓜坡君朝农业园区提质、赤水小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启动建设京东华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产业园,年内建成瓜坡君朝蔬菜试验站。围绕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深化“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业支撑体系。围绕花椒产业提质增效,以高塘、大明等山塬区69个村为重点,实施以奖代补,连续补助3年,力争每个重点村培养1名技术员;6月底在下李、圣山等6个村建成亩花椒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在大明明惠社区周边建成集花椒加工、交易、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编制完成华州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与金融保险机构的沟通协调,全力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先行、保险跟进的农业产业新格局,把更多的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让农业产业成为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三是做实全域旅游。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全域旅游,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红色旅游,加快建设渭华干部学院,确保7月份一期建成运营;推进渭华起义景区扩容提质,抓好附属教学点、周边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让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发展山水旅游,启动实施少华山南线索道、下站服务区建设。发展休闲旅游,加快李坡、竹溪里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完善库文化创意园、少华山皮影博览园,支持皮影、面花、竹编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四)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三大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底色。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集中力量攻坚,确保工作成效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全力冲刺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剩余的户人全部脱贫。在此基础上,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坚决防松懈、防滑坡、防返贫。紧扣产业脱贫,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推动扶贫小产业到户到人,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都有稳定的帮扶产业。紧扣就业扶贫,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贫困人口到农业园区务工投劳。紧扣杏林、大明、高塘、瓜坡4个移民搬迁点,完善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社会融入,确保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同时,持续做好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保障,加大边缘人口帮扶力度,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少。二是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打好碧水保卫战。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完成罗纹河和石堤河堤顶道路绿化硬化亮化、赤水河东堤加宽培厚、蓄滞洪区后续工程,完成陕化外排水总氮治理和罗纹河城区段、沟峪河、冀家河生态治理项目,抓好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和金堆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二华排洪干沟治理和文峪河金堆镇区河道治理前期工作。打好青山保卫战。严守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持续推进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强化钼炉料尾气监管,完成陕化烟气脱白综合治理,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打好净土保卫战。大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重金属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造林绿化3.5万亩,让华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三是全力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加强存量债务置换,严格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化解财政收支矛盾。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大力压减一般性开支、非刚性支出和公用专项经费,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着力防范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风险,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六)聚焦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兜牢民生底线。越是增长压力大,越要兜住民生底线。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准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力做好援企稳岗和劳务输出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用好国家直达资金,全部落到中小微企业和社保、低保、失业、养老、特困人员身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与管理,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全力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低保人员、优抚对象、留守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让困难群体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实施城关第二小学改扩建工程,完成杏林小学、金惠小学等5所薄弱学校改造,建成职教中心学生公寓楼,年底前将城关中学迁入教育园区;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今年再招聘紧缺学科教师名,努力让每位学生不出华州,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健康华州”,逐步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建设;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纵深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年内建成医院住院楼;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让群众就医报销更便捷、更高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送戏下乡、一元剧场、全民健身等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深化基层治理。坚持资源下倾、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强化农村和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严厉打击经济、食药、涉农等领域违法犯罪,重拳整治涉毒违法犯罪。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事要解决”力度,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攻坚,依法打击非法上访、缠访闹访行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加强道路交通、危化行业、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美华州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为家乡点赞

内容来源丨华州区政府网站《年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来源丨网络

整理编辑丨华州之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ilingl.com/dhdl/1930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